荷花一听就明白了,其实东北跟其他地方一样,都喜欢攀亲戚,尤其是一个村子里的,这七大姑八大姨的划拉划拉,都能拉上亲戚。
在县里开酒楼不比其他,有了县丞大人做靠山,往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荷花也知道,田芳所谓的“走动走动”,其实就是送礼,这样也好,花钱保平安嘛。
说话的功夫,小丫头就把热腾腾的饭菜送过来了。
田芳忙招呼道:“荷花你快尝尝,这儿的饭菜咋样?”
荷花看着田芳充满期盼的目光,笑着吃了起来。
“嗯,这个地三鲜是老姑你从七里铺带来的厨子做的吧,味道没变。这个熘三样儿不错,只是味道淡了点儿,要是下酒吃就不合适了,这个麻辣鸡丁不够麻,出锅的时候得多淋点儿麻油……”
荷花依次点评着,田芳听得猛点头。
“荷花你这嘴真是绝了,做地三鲜的厨子的确是从七里铺带过来的,其余的几个菜是我新找的几个厨子,有一个是南方人,做菜总是做得过于清淡,我说了几回都改不了,可愁死我了!”
荷花放下筷子喝了口茶,笑道:“其实每个厨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如同每个顾客都有喜欢偏好的口味一样,老姑你要开酒楼,要记住众口难调,你不可能让所有的顾客都满意,只要迎合多数客人的口味就好了。”
她说着便指了指桌面上的那碗鱼汤,说道:“比如这个南方的厨子吧,他擅长的就是这种原汁原味,你非要他做出咱们东北菜这种大咸大油的,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我倒是觉得他做的汤不错,又清又鲜,你不如让他专做汤品、清蒸,还有炒青菜这些。”
东北菜的主要烹饪方式是煎炸炒炖,即使是汤也是又浓又稠的,荷花来到古代已经好久没有喝到这种清淡鲜美的汤了。
田芳茅塞顿开:“还是荷花你的主意好,就这么定了!对了荷花,你先吃着,我去拿菜单子来给你瞅瞅,你给我出出主意。”
田芳是个急性子,荷花才吃了几口饭,她就取了菜单子过来了。
这时候的酒楼不像后世,客人可以对着菜单点菜,因为有的食材有应季性,所以当天的菜都是店小二讲给客人听,再由客人决定点什么菜的。
田芳拿来的菜单子,其实是她自己拟定的一些菜品名单,记下来好给厨房做的。
荷花仔细看了,改动了几个菜名,笑道:“老姑,这些天我寻思啊,这县里不比咱们乡下,来往的客人都是有些身份地位的,要是店小二报菜名的时候,嗷嗷喊着什么‘王老爷来份炒大肠!’“刘公子要吃猪下水!”啥的,让客人听了也不好听是不?所以我琢磨着啊,把这些菜换个文雅点儿的名字,这些你可得跟小二们儿说好了,别让客人闹了笑话。”
田芳听她学小二吆喝学得惟妙惟肖,忍不住笑了:“这话有理,这儿不像咱们七里铺,搁咱们那儿啊,要是不这么喊,人家都不知道自己点的菜是啥呢!”
说话的功夫,荷花吃完了饭,田芳叫小丫头把碗碟撤了下去。
桌子收拾干净了,荷花才打开自己带来的小包裹。
“老姑,我这些日子在家没事儿,就琢磨了几个点子,想跟你商量商量。”
田芳听了眼前一亮,忙凑到跟前。
荷花的点子肯定都是好的,她可得好好听听。
荷花一边拿东西,一边说道:“上次我来县里瞧了,这儿的酒楼都各有各的特色,老姑你想在县里站稳脚跟,也得有自己的特色才行。”
“特色?”田芳疑惑地皱起了眉头,“开酒楼还要啥特色,菜做得好吃点儿,整得实惠点儿,不就行了么?”
田芳是在七里铺开面馆出身的,如今到县里开酒楼,还觉得把饭菜做得可口些,送些免费的小菜,就能继续生意兴隆了。
荷花略带无奈地笑,耐心地解释道:“老姑,你这开的是酒楼,又不是大车店,整那么大的菜码干啥?人家有钱人还能吃不饱?人家求的是精致,有特色,能吸引他们的东西,明白吗?”
看田芳还是一脸懵懂,荷花只好更进一步地说道:“就拿酒菜来说吧,比如人家用的都是百年陈酿,你用的是五年十年的酒,喝着能一样吗?还有菜,我上次来的时候都看了,这柳川县有钱有势的人多,各地的菜馆子都有,咱从小地方来的,能跟人家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