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得有理,众人就散了,只留下一个姓牛的掌柜招呼荷花。
这个牛掌柜是梁忠家里的下人,因为他忠诚可靠,又是多年的人了,所以梁忠两口子在离开之前,提了他做管家,让他做永丰面馆的掌柜。
都是自家人,牛掌柜对待荷花自然格外热络,毕竟要是没有荷花的点子,这里的生意不可能这么红火,他也就不可能做这个大掌柜了。
“二舅爷,荷花姑娘还没用饭吧,楼上有雅间,您二位先上去坐着歇会儿,我叫厨子做几样儿好菜。”牛掌柜带着他们上了楼,又去了厨房。
等他回来,荷花便问道:“牛掌柜,最近生意咋样啊?”
“托姑娘和二舅爷的福,店里生意还好。”牛掌柜笑眯眯地说道,“尤其姑娘教我们做的那个香菇肉炸酱面,卖得最好了,平日里能卖几百碗,要是赶上大集,有时候能卖一千来碗呢!”
荷花吃了一惊:“能卖这么多?那你们做得过来么?”
七里铺也就算是个小镇的规模,一天能卖一千碗面条的确是很多了。
牛掌柜如实地讲给荷花听:“要是现做肯定来不及,咱们这儿的厨子和伙计都是赶早做个几大盆的香菇肉酱,到时候直接浇在面上,做起来方便得很。咱这炸酱面味道好,做得又快,十里八乡来赶集的都乐意来吃,卖得好着呢!”
荷花在心里算了算账,如果按照牛掌柜说的,这炸酱面做得快,翻台率就高,一桌接一桌地吃下去,一天卖个一千碗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来七里铺赶集的人很多都是一大早上空着肚子来的,过来摆摊的来得更早,干了大半天的活,赶了半天的路,谁不想吃碗热乎乎的面条啊?
再说只要来吃饭,就有免费小菜,一个人平均花个几文钱,又有面又有小拌菜花生米的,还有免费茶水,回头客自然越来越多。
像牛掌柜说的这种方式,算是批量生产,人工和成本都比较低,薄利多销,利润还是很丰厚的。
荷花算清楚便放下心来,又问道:“那还有什么卖得好啊?”
她想多打听一下市场,这样到县里也好给田芳一些建议。
正文 第382章两清
牛掌柜想了想,说道:“其他的都差不多,只不过……”
他顿了顿,才笑道:“就是荷花姑娘做的那个火腿菌菇面,虽然卖得贵了些,可有些身份的人都爱吃,算下来也不少赚呢。”
荷花听了微微一笑,七里铺这里算是个附近几十个村子的中心,有些家境好些的人也吃得起这个菌菇面。
她正要再详细追问,却听牛掌柜继续说道:“尤其那位郑小公子,这两个月隔了几天就来一次,每次来必点这个菌菇面,咱们这儿的那些酸秀才啊风流才子啊,都跟着他学,这阵子咱们的菌菇面都不够卖了。”
郑小公子?郑如松?
荷花一愣,瞬间忘了自己想要问的话。
郑如松有那么爱吃这个面吗?还每次来都点?
她想起上次见面,自己曾经答应过要给他做面吃的,可是接下来发生好多事儿,她连门都没怎么出过,更别提来七里铺了,这事儿就给搁下了。
这是荷花失信了,她心里不免有几分愧疚,可是转念一想,她去县里的时候也去问候过郑如松了啊,还被他们府上的大丫鬟骂了一顿呢,这就算两清了吧。
荷花回过神来,想了想,说道:“牛掌柜,要不这样吧,这个菌菇面呢,每天限量供应,就只卖二十碗,只是要做得越发精细才好。”
牛掌柜也管了一段时间生意了,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笑道:“荷花姑娘这招儿好,明儿我就去外头挂上牌子。”
这菌菇面的顾客群体与大众群体不一样,都是些附庸风雅向郑如松学习的人,或者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群喜欢装13的人,这种人的心态是只要是好东西,那花多少银子都值,要是限量版的,那就更要抢破头来买了。
再说这个菌菇面本来做法就复杂,又费材料又费人工,这样一天只做二十碗,省下来的人工可以去做其他的菜,利润也不会少。
荷花想起来一件事,忙又叮嘱道:“要是郑小公子来,可不要说什么限量的,不管他什么时候来,都要给他做。”
这个面还是他给带火的呢,荷花自然不能亏待他。再说郑如松帮了自己那么多,给他一点儿特权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