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头两天的雨下得大,院子里还汪着几滩积水,那几只鸭子憋闷了两天,看见水坑便冲过去一顿扑腾,杏花躲闪不及,身上溅了一些泥点子,气得她一个劲骂。
荷花正在旁边笑着看热闹,忽然听见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在泥地里扑通扑通的。
她心头一紧,忙回头看去,却见是吴明冲进院来。
只见他的青色长衫下摆全是泥点子,整个人跑得气喘吁吁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荷花吓了一大跳,赶紧迎了过去:“小明,你咋回来了?”
众人见了吴明这样也都紧张得不行,纷纷围了过来,一叠声地问。
“咋地了?出啥事了?”
“小明别急,先喘口气啊,慢慢说。”周氏一边帮着吴明顺气,一边说道,“翠花,快去给小明倒点儿水!”
吴明赶紧摆手,见大家慌乱又担忧的样子,更着急了,深吸了几口气才大声嚷道:“中了,中了!”
“啥?啥中了?”大家听了这没头没脑的话,都是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只听嗵的一声,梅花手里的木盆掉在了泥地里,溅了她鞋子都湿了大半,她却像是毫无察觉似的,双手紧紧捂住胸口,瞪大眼睛看着吴明,像是想问又不敢问似的。
看到梅花这个反应,再看吴明激动不已的样子,荷花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是顾大哥中了!?”
吴明拼命地点头:“是,开元兄考中了!”
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让全家人瞬间沸腾了起来。
“真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周氏双手合十,眼眶都湿润了,口中喃喃念叨着,“多谢菩萨保佑,多谢大仙保佑……”
田大强一个劲儿点头,乐得直搓手,嘴里反复说着:“好,好啊!”
梅花则是紧咬着嘴唇,脸上又是激动又是喜悦,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翠花姐妹几个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又是蹦又是跳的,回过神来又赶紧给梅花道喜。
吴明喝了几口水,才算是缓过气来,笑着说道:“开元兄还要在县里盘桓几日,我一听见消息就赶着回来了,省得你们多惦记。”
此时梅花回过神来,羞涩地低了头,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掩不住。
吴明又说道:“这位新学官大人很是看重开元兄,说开元兄文字质朴,老成持重,是极为推崇的,亲自点了秀才,又叫开元兄过去,着实勉励了几句……”
他在白川书院念了几个月书,说话也变得文绉绉的,见大家听得神色茫然,就打住了不说,笑道:“不止如此,学官大人还录了开元兄为廪生,这次咱们全县只取了三名廪生,开元兄便是其中之一。”
他说得很是骄傲,可惜荷花一家人完全不懂廪生是什么意思,只有荷花迟疑地问道:“廪生是不是朝廷要给发银子的?”
吴明一愣,看了看眼巴巴望着自己的一家人,略带无奈地笑了。
“是,开元兄以后可以在县学里读书,每月朝廷发与二两银,一石米。”
荷花恍然大悟,这个廪生相当于现代的公费大学生,国家负责发补助的,虽然银米不是很多,对读书人来说却是很实惠又极有颜面的事。
一家人喜不自胜,围着吴明问这问那,吴明一一说着,那边荷花寻了个空子,拿了他的衣裳出来。
“小明这一大早上就往回赶,看你身上又脏又湿的,快换身衣裳去。”
吴明才要接衣裳,忽然想到一事:“我还是先不换了,回来就直奔家里来了,现在还得赶紧去跟顾大娘说一声儿。”
古代信息闭塞,吴明得了喜讯便想早点儿告诉大家,免得顾李氏担心。
荷花却拉着他不放,说道:“那也不差这一会儿了,你这么一身又是泥又是水的,别吓着顾大娘,快去换了。”
吴明站着不动,不好意思地说道:“一会儿还要赶路,换了也是弄脏了,还要麻烦你们洗……”
荷花不由分说地打断了他的话:“那也比你浑身湿漉漉地赶路强,你本来身子就不好,要是着凉了怎么办?赶紧去!”说着便强行把他推到屋里去了。
吴明拗不过她,只好飞快地换了衣裳,又忙忙地走了出来。
“叔,婶子,荷花,那我先去顾大娘家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