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蘑菇相比,木耳的种植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虽然长出来一些,却远远算不上丰收,不过荷花也没在意,毕竟第一年只是试验阶段,只当是积累经验了,木耳菌丝她留着,准备明年继续种。
最后的就是那些药材了,这可是荷花准备作为长期目标重点发展的对象,这一年她开辟了许多试验田,没事儿就跑到山上去拿了小毛笔做记录,对各种常见药材的种植都有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几种一年或者两三年就可以收获的药材,比如防风,党参,黄芪等,生长周期短,又是市场需求比较大的,荷花都格外重视,准备搜集好经验就扩大规模搞种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药妆方子里需要的药材,也都是她重点培育的对象。以后她要做这方面的市场,原材料可一定不能少。
头一年她种植经验不足,大部分还都在摸索和试验阶段,所以对产量也没有太大的期望,能积累到经验她已经很满足了。
到了秋天,便有商贩进山来收山货,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买下了后山,时不时就有人来打听他们家卖不卖山货。
这些事田大强都会跟荷花商量的,荷花打听了一下收购的价格,自己在家里算了算,若是家里东西不多,卖给商贩倒是省下了运输的费用,可是她家只蘑菇就要卖掉至少四百斤,还有各种药材和其他山货,再加上田大强这半年来在后山下的套子挖的陷阱,虽然猎的山鸡野兔都进了自家肚子,可兔子皮也攒了三四十张,这些都要卖掉,那就不如他们自己雇个车去七里铺了。
田大强听荷花说得有理,跟田大力商量,田大力也赞同,他家今年粮食丰收,也要卖掉一部分,正好可以一起去七里铺。
去七里铺当天就能回来,药材和蘑菇也都容易出手,荷花就没跟着去,田大强和田大力兄弟俩赶着牛车,拉着一大车东西去了七里铺。
等晚间田大强回来,高兴得两眼直放光,身后田大力的牛车还拉了满满的白菜萝卜等过冬的菜,两个人都是笑呵呵的。
田大强一路都憋着没敢跟人说,看见荷花迎出来,立刻大声说道:“荷花,你猜猜这回爹卖了多少钱?”
荷花被他突如其来的大嗓门惊得一愣,顿了顿才说道:“爹,你喊啥啊,吓我一大跳。”
田大强不好意思地笑了,赶紧压低了声音:“爹这不是高兴的吗?”
荷花招呼翠花和杏花出来帮忙卸车,看着围着自己打转的田大强,笑道:“爹,你这是收了多少银子啊,这么高兴?”
田大强就等着荷花问呢,忙一样一样说给她听。
“爹到了七里铺才听说,今年秋天雨水少,各处山上的蘑菇都没收多少,几个大铺子酒楼收不到蘑菇,都愁得不行,爹和你三叔拉着一车山货才进了大集,就被好多人围住了……”
这阵势起初还把田大强哥俩吓了一跳,后来看他们只是来买蘑菇,才放了心,田大强跟荷花在外头卖了这么多次东西,也长了不少心眼,不管别人怎么问,就是不说蘑菇的价格,倒是那几家收山货的着急了,围着牛车抢着出高价,往年只能卖三十文一斤的干蘑菇,居然六十文一斤卖了出去。
田大强想着那四百多斤干蘑菇卖了二十八两银子,还觉得跟做梦似的。
要不是自家闺女今年忽然琢磨起种蘑菇来,要不是他们正好买了后山,要不是后山有源源不断的泉水,这样的好事儿哪能轮到他啊?
还有,他这一个夏天加一个秋天随手打的那些野兔子,本想着给自家人改善伙食,没想到那四十来张兔子皮,也换了三十几两银子。
而这两样跟药材相比,又算不得什么了,这个夏天荷花一有空就往后山跑,除了种蘑菇种药材,还挖了不少药材,攒了几个月的药材又换了一百多两银子。
田大强揣着那将近二百两的银子,一路上只觉得胸膛都像打鼓似的。
他望着荷花,满脸由衷的佩服。
“荷花,多亏了你呀,要不是你想得长远,爹根本想不到咱这后山能出这么多银子!”
经历了这一次,田大强的心态彻底转变了。
以前他只知道老老实实种地,农闲就去打猎贴补家用,以前一年种地累死累活的,也只是仅够糊口,那次差点儿没命才打来的一头熊瞎子,也才换了二十两银子。
现在看来,他才知道自己卖熊瞎子是被人家糊弄了,可是没办法啊,那时候他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农民,哪里知道做生意的窍门,人家给他二十两就觉得是好大一笔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