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荷花转身下山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过去,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她纤细的身影。
这两年多亏了荷花,家里的日子好过了许多,转过年他就要十五岁了,自打秋收过后,庆婶就开始留意别人家的姑娘了……
以后,他也会娶媳妇,生孩子,像祖祖辈辈一样,一直在村里生活下去……
田福抹了一把额头,抡起手中的锤子,狠狠地敲打着钉子。
他是个务实的人,不管能不能放下,都要放下了。
等房子竣工,田大强给大家结算了工钱,又特意请大家在家里好好地喝了一顿,算是感谢。
已经有人听说田大强盖房子是要种蘑菇,有人怀疑冰天雪地的能不能种出来蘑菇,也有人羡慕田大强家日子越来越红火,更有不少人跟田大强打听,需不需要做工的人手。
田大强想着这么多房子,荷花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估计还是要雇人的,也没把话说死,只是趁机把几个平日为人老实,做活本分的人记在心里,想着如果需要雇人的话,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第一场霜冻的时候,梅花和顾开元回来了。
杏花正在喂鸡,看见两人进了院子,丢下手里的米糠就往屋里跑。
“爹,娘,大姐和大姐夫回来啦!”
欢欣的声音,把家里人都喊出来了。
周氏抱了孩子,走出正屋:“梅花,开元,你俩咋回来了?”
翠花连围裙都来不及解开,就从灶屋里出来了:“大姐,大姐夫!”
荷花则笑嘻嘻地迎上前去,一边打招呼,一边偷偷观察两人的神色。
梅花穿了一件杏黄色窄袖短衫,下面系着一条大红裙子,头上梳着妇人的发髻,插着银簪子,戴了朵小小的粉色绢花,娟秀的脸庞白里透红,整个人焕发着亮丽的光彩。
顾开元则是一身干净清爽的青衫,精神很好,一边跟大家依次招呼着,一边时不时扭头看向梅花,看地面上有小水坑,还忍不住伸手拉了梅花一把。
看得出来,两人感情很好。
荷花看两人神情亲密,眼中的笑意不由得多了一层。
“一个来月没见,大姐更好看了!”荷花意有所指地笑道。
梅花脸颊微红,嗔道:“看你这张嘴,怎么越来越像你二姐了?”
一旁顾开元则回答着周氏的话:“没什么事儿,原本早就想回来的,正好赶上秋收,怕家里忙,就今天才过来。”
周氏放了心,笑着叫他们进屋:“来来,屋里说话。亲家嫂子最近咋样了?”
“我娘身体还好。”顾开元一边帮梅花打起布帘,一边说道,“本来今天我娘也想过来的,家里收拾东西正乱着,又要雇马车……就没顾着来。”
“收拾东西?”周氏愣了愣,下意识地问道,“你们这是要搬家了吗?”
虽然在梅花出嫁前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可是梅花真的要搬去县里了,周氏心里还是十分不舍。
尽管现在梅花也是嫁人了,逢年过节才能回来,可顾家毕竟是在隔壁村子,要有什么事儿,来回都方便。
要是搬去县里,想要回趟家可就不这么容易了。
梅花看周氏神情失落,心里也难过,又怕家人难受,勉强笑道:“为了成亲,他的学业已经耽搁了两个月了,这回搬去县里,以后他也能安心读书……”
这时田大强从后院回来,进屋正好听见了梅花的话。
“这是正理,开元的学业可不能耽搁。”田大强看了看周氏,向顾开元问道,“家里东西都收拾好了?”
顾开元忙说道:“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田地让之前那家继续租着,房子也托了人照看……”
趁着他们说话,周氏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
荷花借着给大家倒水的功夫,悄悄拉了拉周氏的袖子,小声说道:“娘,这是好事儿,大姐他们搬去县里,日子肯定比在村子里过得好,娘别哭了,要不大姐看着该难受了。”
周氏使劲点点头:“你说的是。”
荷花顺势接过了小七抱着,正好看见小家伙黑溜溜的眼睛盯着自己,满是好奇。
“你个小东西,还知道听人说话呢!”荷花逗着小七,“竖个小耳朵听啊听的,你能听懂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