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喜事:腹黑小农女_作者:凌珑(471)

2018-10-06 凌珑

  七里铺虽然近,但是想要一次性吃下一千多斤蘑菇的酒楼也不好找,再说自家有了新鲜东西,自然要第一个送到田芳的酒楼。上次荷花送了蘑菇和蔬菜过去,田芳可是高兴得不行,让她种出来蘑菇就赶紧送过去。

  正文 第444章火锅

  东北冬天的白昼很短,荷花和田大强提前雇了马车,天没亮就往县里赶,天黑透了才到。

  田芳看见他们父女来了喜出望外,亲自迎了出来。

  “赶了一天的路,累坏了吧?赶紧进屋暖和暖和!”田芳招呼伙计接过他们的东西,忙过来拉荷花下车。

  荷花捂着厚厚的皮袄子,头上戴着狗皮帽子,浑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大眼睛。

  “不累……”荷花才要下车,才发现脚都冻麻了,差点儿摔倒在地上,还好田芳扶住了她。

  “哎呀,看把孩子冻的!”田芳心疼得不行,“快进屋来!”

  田芳半是扶半是拽的,好不容易把荷花弄进了屋里。

  荷花坐在桌旁,连热茶都顾不上喝,赶紧跟田芳说道:“老姑,赶紧去瞅瞅,车上的蘑菇冻了没有?”

  这么冷的天,她穿得这么厚,还披了棉被,还是冷得不行,真不知道那些水嫩的蘑菇怎么样了。

  那可是她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要是冻坏了就白瞎了!

  “你自己都冻僵了,还惦记啥蘑菇!”田芳嘴上抱怨着,却还是让伙计们赶紧把装蘑菇的筐子抬进来。

  荷花一瘸一拐走过去,掀开棉被去看。

  她是靠着现代东北在冬天是怎么运菜的经验,在柳条筐里塞了两层厚棉被,筐子上面也用棉被捂得严严实实的,装好了车又拿被子盖上,再用绳子捆在马车上,一丝寒气也透不进去。

  好在蘑菇虽然冰凉,却没有冻坏,荷花看蘑菇安然无恙,才大大地松了口气。

  田芳看蘑菇好好的,也放了心,安慰她说道:“过阵子地面的雪冻实了,雇个爬犁拉过来,比马车还要快呢!”

  小田村离县里还是远了些,冬天靠马车运输更是举步维艰,要是有爬犁的话就方便多了。

  荷花正要点头,忽然打了个哆嗦,这才发现身子一阵阵冒着寒气。

  她赶紧回到桌边,脱了外头的大皮袄,坐在火炉边上烤火,喝着红糖姜茶,好半天才觉得身子暖和过来。

  那边田芳指挥伙计搬下一筐又一筐的蘑菇,看得惊讶无比。

  “咋这么多?都是蘑菇?”

  田大强伸手烤着火,自豪地笑道:“都是蘑菇!这回拉了一千多斤呢,家里还有老多了!”

  田芳看向荷花,眼里全是惊喜:“荷花真能干!”

  荷花捧着茶盅,脸上笑嘻嘻的。

  田芳看见羊肉,让厨房拿去切了:“这天太冷,一会儿咱们吃火锅子!”

  荷花忙说道:“再洗两盘子蘑菇来,下火锅里可好吃了,正好老姑你也尝尝。”

  田芳虽然没这么吃过,但是很相信荷花:“就这么办!”

  很快厨房就端了炭火锅子上来,古代没有电,这火锅类似现代老北京的涮羊肉的锅子,中间加了炭,四周围了一圈铜皮,里面一边是清汤一边是红油,温度可以维持很久。

  接着上菜,切得薄薄的羊肉,猪肚,鸭血,肉丸子,蘑菇,木耳,粉条,冻豆腐,豆芽,一连串地往上摆,再配上吃火锅的蘸料,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梁忠忙完了后厨的事儿也出来了,过了晚间饭点儿,酒楼里的客人渐渐散去,田芳他们便陪着荷花父女俩吃火锅。

  几口滚烫的烧酒下肚,田大强脸上红了几分,问道:“妹夫,最近你们生意咋样啊?”

  “好着呢!”梁忠笑着说道,“有荷花出的主意,还有给的那些菜谱,咱们酒楼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回头客老多了!”

  “那就好啊。”田大强听见他们生意不错就放下了心,郎舅两个推杯换盏的,吃得酣畅淋漓。

  这边田芳推了推荷花的胳膊,小声笑道:“等年底盘账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你呀,至少能得这个数!”说着冲她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一千两?!”荷花愣住了,“有这么多!?”

  一开始说好了,田芳的酒楼分荷花一成份子,如果荷花能分到一千两的话,那这个酒楼一年不是赚了一万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