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说得对。”荷花赞同地点点头,“只要能把一个行业做精做好,那就是了不得的本事。”
就像她,一个不会种地的人偏偏生在农村,可是她懂药材啊,这不就是一项谋生的本领嘛!
田二民听了他们爷俩的话,憨憨地笑了。
荷花便问起他关于杂货铺的事情,没想到田二民说起杂货生意来头头是道,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了,说到兴起,还让荷花拿了笔墨,给他们一条一条写了下来,虽然字写得不怎么工整,还有不少错别字,可是已经让荷花很惊讶了。
“二民哥,你还会写字?”荷花差异地问道。
田二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时候念过咱们村的村塾,先生教了我几年,只是没学多少,就去县里了……”
田峰开设的村塾收费并不高,在荷花眼中就跟惠民教育差不多,田峰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赚钱,而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村里人认识些字而已,但是尽管如此,大部分村里人对村塾的教育也不是很重视,一来是虽然村塾收费低廉,但是再少的钱也是钱啊,就算不要钱,也要送东西,搭人情,尤其还是欠村长家的人情,所以大家送孩子识字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二来村里的孩子们都是从小就帮着家里人干活的,七八岁的孩子就能干不少活了,孩子去读书,自然就少了一个劳动力,这对村民来说可是不太划算的。
正文 第493章关心
最重要的是,农村里对教育普遍不重视,对读书人也有一些偏见,在他们看来,浪费家里的银钱去供一个孩子读书,将来十有八九连童生试都过不了,能中秀才的人那更是凤毛麟角,何必让孩子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再说念了十几年书,如果孩子啥也考不上,反而成了肩不能提手不能抬的文弱书生,那还不如早早下来,去下地干活呢。
再说那时候田峰更看重的是田一鸣,对田二民并不太重视,田家认为家里能供一个就不容易了,所以田二民早早就被田大壮两口子送去县里当小伙计了。
荷花看着面带失落的田二民,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同样是兄弟俩,这差距也太大了。
她这边心有感触,一时间忘了说话,田大强便接过了话头。
“念了几年书就能写会算的,这就挺好了,往后你做了掌柜,账本啥的都能看明白,那我们就更放心了。”
田二民忙说道:“我虽然肚子里墨水不多,账本还是能记的,以前在人家铺子里啥都干,我也跟着学了不少字,之后那三四年的账本都是我记的。”
听他这么说,荷花心里更有底了。
“二民哥,那我们爷俩也跟你交个实底,这铺子虽然是我们买的,可是我家这边事情太多,肯定也顾不上管铺子的事,我和爹商量过了,那铺子就全都由你说了算,我们家一来没时间,二来也不懂杂货生意,二民哥,你就好好干吧!”
田二民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他又看了看田大强,看田大强也是一脸赞同,不禁更加着急了。
“那咋行呢?二叔,荷花,这铺子是你们的,你们自然就是东家,你们能让我做掌柜就已经是很大的恩惠了,咋能啥事都让我说了算!?”田二民真急了,脸都红了。
田大强赶紧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让我们说了算有啥用啊?我们啥都不懂,你让我们做生意,那不是干等着赔钱么?”
“我懂啊,我懂的可以跟你们说。”田二民急急地说道,“啥都让我说了算,那可不行!”
荷花看他又犯了倔劲,笑着说道:“二民哥,你看你急啥呀?咱这不是商量么?”
田二民也觉得自己太着急了,嘿嘿地笑了。
荷花便耐心地劝他:“你想啊,既然我们要开杂货铺子,那得进货吧?得知道怎么往外卖吧?那杂货铺子让我进去买东西行,卖东西可就太难为我了!这做生意里头的门道儿多着呢,去哪进货,什么货卖得好,怎么赚其中的差价,我们可是两眼一抹黑呀!”
“那倒是。”田二民老老实实地说道,“杂货铺子里的东西又多又琐碎,进货的地方也都不一样,就是我办个杂货担子,也要跑好多地方进货呢!”
“就是啊,你看我和我爹,哪个像是能满大街跑着去找人进货的?”荷花趁机说道,“所以,我们就想把生意全都交给你,也让我们当个甩手掌柜,一年能落下点儿零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