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玥披上衣裳,向景澜阁的方向走去。
沈姑老太太和沈湘也是刚刚吃完晚饭,见凌玥来了不禁又惊又喜,沈湘赶紧迎了上来:“这么晚了,你怎么倒来了?快进来坐。”
凌玥将手中的小盒子放在桌上,笑道:“今儿在外头吃了块芙蓉糕,觉得好吃得很,想起姑老太太喜欢甜食,就特意问人要了几块带回来,给姑老太太尝尝。”
沈姑老太太会意,叫丫鬟收了起来,又向凌玥笑道:“一块儿糕罢了,难为你还惦记着我。遇到懂礼的,说你是孝顺长辈,若是遇到那些个小心眼的人,没得倒说你小家子气,吃了人家的,还拿着人家的。”
若是寻常的芙蓉糕,凌玥也不至于特意跟人家要,又大晚上亲自送来,想是定国公府的新式样,外头等闲吃不到的,所以凌玥才上了心。沈姑老太太嘴里虽然这么说,脸上却一直带着笑意,显然是很高兴。
这几句话说得沈湘也忍不住掩口而笑:“祖母说得什么话,七妹妹好心记挂着您老,您倒有的没的说一大堆,岂不是寒了七妹妹的心?”
说笑了几句,凌玥看得出,沈姑老太太和沈湘虽然看见她来都很高兴,却有点心不在焉,像是有什么心事。
凌慧兰的事,连凌玥都有所耳闻,沈姑老太太应该更是早就知晓了。
凌玥也大约能猜到沈姑老太太的心思,开开心心来娘家侄子这儿做客,结果却碰上这一连串的事儿,听着闹心,看着恶心,又不好插手管,夹在中间也是又为难又犯各应。
管吧,名不正言不顺;不管吧,难道眼睁睁看着自己娘家侄孙女做出这种有辱门楣的事不吭声儿?沈姑老太太真是一颗红心,两种郁闷。
和沈姑老太太闲话了一会儿,凌玥看似无意地说道:“我年纪小,打记事儿起就从来没见过祖父,姑老太太,祖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起哥哥,沈姑老太太的脸上露出几分回忆的温情:“说起你祖父呀,倒是个认死理的读书人,什么事都能讲出一大番道理来,让人又可气又可笑。他生了你大伯他们三个哥儿,倒只有你父亲最像他。唉,大概书读得多的人,都有几分死心眼。”
凌玥侧了头,微微笑道:“书中的道理自然都是好的,教人育人,都是有一套规矩在里头。若是都不知道圣贤所说的道理,别说治国,就连家里的事都治不好呢!”
沈姑老太太心里一动,看着凌玥却又看不出什么异样,只听凌玥又说道:“我倒是极佩服读书人的,父亲若不是书读得好,也不会为朝廷出力,更没法子管教这一大家子人了。”
沈姑老太太总觉得凌玥话里有话,可是却又找不出什么把柄,待要探探凌玥的口风,却又止住了。
凌慧兰的事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凌玥还是个小孩子呢,又懂得什么,说这些话,大概都是无心吧。
可是沈姑老太太却被凌玥的话触动了心肠,是啊,连一个家都治不好,又怎么治天下?凌光誉如果知道了凌慧兰出的丑事,又会如何处置?
为了凌慧兰,二房里已然是鸡飞狗跳,连一个庶出的女儿都被牺牲掉了,现在又节外生枝,难道凌家的人要一直为这个不知羞耻的女儿遮掩吗?
沈姑老太太的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这一日,凌玥照例早早出了门,上了霍府的马车。
待马车离了凌府的大门,车旁一个媳妇子隔着窗帘低声说道:“禀凌姑娘,我们姑娘说,请凌姑娘去茶馆喝茶。”
凌玥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看来自己这段日子按兵不动,霍青鹿已经有点儿着急了。
到了茶馆,才看见霍焰也在场,凌玥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招呼,落了座。
霍青鹿很是心急,这些日子跟凌玥也是混得熟了,开口就直奔主题:“昨儿我二哥房里的人说,二哥刚得了件七尺高的红珊瑚,上头还镶了许多玛瑙宝石呢,我猜就是要送爹爹的寿礼了。妹妹,咱们的礼物可有着落了?”
凌玥微笑着抿了口茶,示意霍青鹿不要着急:“姐姐别急,难道姐姐没听说过一句话么?好的东西,只会留给有耐心等待的人。”
霍青鹿满腔的焦灼被凌玥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说得镇静了不少,却还是有点不放心:“我的好妹妹,你就别卖关子了,我求你的事,到底有消息了没有?”
凌玥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一会儿我换身衣裳,咱们先去琉璃厂那边瞧瞧。还有,霍老爷子平日里有什么喜好,你也跟我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