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是假定诸家远在南方,不了解北齐,不了解如今高家形势的想法。
一厢情愿啊!
只要诸家派人去北原的信王府好生探查一番就能知道。
现在的信王府后院,是信王继妃姚氏的天下。
姚氏所出四子,才是信王最钟爱的幼子。
继妃姚氏是信王的小表妹,比他小十岁,当年信王十八岁待娶亲时,姚氏还不过是个女童,可虽是女童,也早就惦记上了信王表哥,碍于年纪还小,只能眼看着信王娶了原氏,后头过了七年,姚氏稍长成便跟信王有了首尾……原氏便是被这段表兄表妹的恋情给气恨得郁郁寡欢,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母子都没保下来。
姚氏第二年便被立为正妃。
男儿爱后妇,更何况姚氏还是从小看到大的表妹?
因此信王后院虽也有其他妃妾,但姚氏始终一家独大,连带着她生的四王子也地位金贵。
若是将来信王能再进一步,真的坐上了至尊之位,皇室无规矩,这太子之位,很大可能不会落在高策这个嫡长子头上。
所以,联姻对象是高策,诸家如果不细细调查的话,他们的小盘算大概是会落空。
但信王又未尝不是这个用意呢?
不然怎么会让嫡长子,亲自带着队往湳水一行?
可就是这种利用,在姚氏眼里,也生怕让嫡长子得了大助力,便吹了枕头风,让四儿子也跟着一道来湳水,打着襄助长兄的旗号,实则却是要斩草除根!
“临出发前,铁叔曾经提议,想法子不让老四跟着,免得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却顾虑再三没有听,总是心里存着侥幸,想着姚氏虽毒,老四总是血亲兄弟,争风夺权是有的,但不至于太过……结果,是我愚昧之仁,中了暗算,连累了铁叔和十几名亲卫!”
孙钗一直静静地看着听着,这会儿便点点头道,“没错,你是挺愚昧挺天真的!”
高策垂着头,身子却微微颤抖了下。
“你们高家已经称王,将来还大有可能登顶为皇室,天家无父子,更何况似你这般,生母早亡,继妃有子又得宠的情形?”
“自古皇位相争之路,哪里少得了累累白骨?你跟你四弟,本来就已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之势,既然他非要跟着你出来碍事,你就一不作二不休,就算不弄死这个最大的敌手,也该想办法废了他,好吧,退一万步,就算顾及着血亲兄弟,舍不得杀也舍不得伤,总能想办法拖上他一拖,免得他在背后暗中使坏……”
“可惜,这些你都没做!”
孙钗摇了摇头,毫不客气地抨击着,高策的身子僵直在那儿,似乎悔恨得想要缩成虚无。
“但你现在更错的是,只知一味哀伤自诲,却不想着,那些忠于你,维护你的人不幸被奸人所害,你就应该手刃奸贼,替他们讨回个公道来!”
“本来我救了你也是机缘巧合,万中无一,大公子也算是大难不死,本该振作起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该是你的就要当仁不让,竭尽全力让宿敌的算盘落空才是!”
“可你现在这样算什么呢?自暴自弃,听天由命?你可知道,再不爱惜性命,拍手称心的是你的仇人,痛心焦急的是维护你的部属,等你真的一命归西,只怕向着你的那些人,也会被敌手顺道除掉!”
孙钗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给说激动了。
不知不觉中,她离高策也就两步的距离,她自己看了看了自己的架势,一手叉腰,一手指指点点,似乎分分钟就要拎起对方来指鼻子大骂一顿的节奏,简直活脱脱一个母老虎啊!
她回过神来,自己都觉得愕然好笑。
“大公子自己好生想想罢!”
孙钗转身出了屋。
看高策那两个属下想要上前来,孙钗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已经尽力,就走开了。
孙钗回到自己屋里,反思了下,觉得大概是因为上辈子她经历过各种险情,对那种一念之仁反而害了队友的情况当真是深恶痛绝。
其实想想,大部分的普通人在行事的时候都是会有些犹犹豫豫,总想着不要撕破脸,做事留上一线,这种想法放在平安日常的环境下是没错的,但假如换成了生死攸关,重大决策上头,这种不该有的仁善真是会害人害己!
孙钗那么直通通地批了高大公子一顿,也不知道他是能被骂醒呢,还是羞愤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