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去到御花园时,为何总要在腊梅花树下凝望?
她接过梅花,两行清泪沿着脸颊缓缓落下。
“我养过一只鹦鹉。”他纤细的食指指向天空中的那只鹦鹉,自顾自的说,“那是我的鹦鹉,将它带到别处,让人用银子买下送给我。我假装不认得它,它假装忘记了我。可是啊,它竟真的忘了我,它的眼里,看到的是旁人,它的心里,装的是旁人。再回来泰安国,它便不欢喜了,不论我怎么待它,它都不愿意搭理我……”
“然后呢?”她听得入了迷,问他,“皇上将那只鹦鹉送给那个人了吗?”
“是啊,送过去了。”他回答,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
这是她第一次看见他笑,坏坏的,又带着孩子的天真。唇边的笑意像是涟漪,一圈圈的荡漾开去。
他说,“那个人还养了一只猫儿,不过几天,就将我的鹦鹉吃了,连骨头都不剩。”
“吃了……吃了么?”她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看他的神情,他是那么喜欢那只鹦鹉,可是他既然那么喜欢那只鹦鹉,为何说起那只鹦鹉被猫儿吃了时,他还笑得那么开心?
莫非,他的喜欢是假的吗?
“那那个人伤心吗?”
毕竟,那只鹦鹉是那样的惦记那个人。
他没有回答,手搭上冰凉的栅栏,指尖苍白,与大红的漆形成对比。
他指着城门外望不到边的辽阔无垠,豪气十足的说,
“这是朕的江山,放眼过去,都是朕的天下,这些,全都是朕的!朕是明君,朕爱民如子,朕会留名青史,朕会流芳百世!”
看上去,他很欢喜他如今拥有的一切,可她能感觉到,他源自骨子里的悲凉。
他什么都得到了,却也是什么都没得到,他心里渴求的,那个人,那个旁人,没有得到。
她后知后觉,原来他是心里有了人,就是那个以旁人称呼,连姓名都不敢提及的人。
是要有多深爱,才敢念念不忘?
是要有多坚强,才能连名字一块儿假装遗忘?
那个人是谁?是否有她一样纤细的腰肢?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年芳几何,何等容貌?
这些,都是她想问的,每一个问题,她都恨不得马上知晓。
但她不敢,连想都不敢。
那是他心尖尖上的人,连他自己都不敢提及,遑论是她?
她摸了一把脸,默默将上头未干的泪痕擦掉。
自以为是的转了话题,说,“皇上,宣国添了喜事,允王妃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亦晨,宣国圣上直接拟了圣旨,赐字临朝。”
番外之泰安雪2
“宣国添了喜事,允王妃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亦晨……”
我重复着这句话,脸上的笑容止也止不住。
她怀胎十月,生了个男孩儿,取名亦晨……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她说她爱晨光熹微,如今为孩子取名亦晨,是否表示她找到了另一个喜欢晨光熹微的人?
我便知道,她是喜欢他的。
她以为的不喜欢,不过是一时的未曾看透,但她喜欢,迟早都要看清真心的。
我倚着栏杆,终是哈哈大笑起来。
整个城墙上,只回荡着我的笑声。
那么的怅然,又是那么的凄凉。
我等不到了,我再也再也等不到,真的真的等不到了。
“皇上……”
身旁的女子喊我,那声音,细弱蚊足。
我看着她,许久了才反应过来,这是泰安国的皇后,是我的妻子,是要同我并肩看天下的人。
初见时,她背着竹篓,行走于泥泞小路,脚下打滑时,是我鬼使神差的拉住了她。
只因为那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她。
我将她带回皇宫,留在身边,无关爱情,无关其他,只因为她回眸看我的那一瞬间,张皇的眸子里带的那抹心安,像极了当日的她。
可她,到底不是她。
不如她的美丽,不如她的英气,不如她的狡黠,不如她的可爱。
她没有一点像她,便是那最像她的盈盈一握的腰肢,也不如她。
她问我为什么要带她回来,就因为那一刹那的鬼使神差,又或者,是为了另一个等不到的约定,妄图找了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子,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幸福给人看,快乐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