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其他三面墙壁都尚算光洁,唯有这一面墙斑驳破旧,墙根处堆满了稻草,似是遮掩着什么。
她用剑柄挑开了稻草。
何素衣。
被稻草遮掩的墙壁上,写满了这个名字。
晓晓和太子同时面露震惊。
这字迹,晓晓难以置信地摇头,她不会认错,是她的父亲,何云天的字。
三年半前,她得到的灭门线索是曾为父亲收藏的一副古画,画中一角用鲜血写着太傅的名字,字迹是父亲的。她当时推测,必是父亲被害时在画上留下了杀人凶手的名字,价值连城的古画又被凶手中的某个贪财之人带走,卖出,多年后被她辗转找到。也是由这幅画,她才开始怀疑太傅和太子。
可眼前,她竟在京城的一间密室里,见到了父亲留下的她的名字。
难道说,父亲尚在人间?那么,那幅有着父亲字迹的古画又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伪造的?还是说,那是父亲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些年,他都被太傅囚禁于此?
她心中思绪万千,竟在这时,一人影自屋顶跃下,持刀向她砍来。她以剑柄直迎对方锋芒,刀剑相击,发出一阵嗡鸣声。
“晓晓!”太子闪身而至,将她护在身后。
对方不愿与他二人缠斗,向门外跃去。
他们二人紧追不舍,一前一后,将那人逼进死角擒下。
“说吧,祭坛着火案,到底是何人所为?”晓晓的长剑搁在那人手腕上,“我可没什么耐心,手一抖,你这辈子别想握刀了。”
那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人做事一人当,大爷我与独孤家有仇,就是我将矿粉带入祭坛,为的是让太子失去民心,太子之位不保!”
她皱眉,这人是想自己揽下全部罪名吗?他又是在替谁顶罪?
“想清楚了,认下这罪名,你断无活路。”太子冷声提醒
“死就死。”那人倒硬气。
太子吩咐:“德仁,将他带下去,严加审问,务必问出幕后主使。”
三日后,祭坛着火案宣告一段落。幕后主使虽然没问出来,不利于太子的言论总算有所平息。
轩辕茜终于可以放心地随夫君前往北狄。
“晓晓,在想什么?”被太子从身后抱住,晓晓来不及收起手中的古画,犹疑片刻,开了口,“父亲他,可能尚在人世。”
他轻轻点头:“嗯。岳父是当世出名的书法家,墙上的字,我一眼就认了出来。”
她回过身,定定看着他:“我一定要找到他。”
他握住她的手安慰:“我已经派了东宫暗卫和天枢阁的江湖人士四处寻找,一定找得到。”
第64章 若骗了她
“见过侧妃娘娘。”晓晓冲霍王侧妃文思迎,恭敬行了个礼。
“雒管事快请起。”文思迎上前扶起她,“听莫怜说你医术高明,犹擅女科。我这才冒昧将你请来王府,实在有事相询。”
晓晓抬起头,细细打量这位为霍王诞下一子一女的深居简出的侧妃。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眼前的文侧妃,居然长得与良妃有几分神似。
“我脸色不好吗?”文思迎担忧地问,“雒管事这样看我?”
“侧妃娘娘叫我晓晓就好。”晓晓装作不经意提起,“只是觉得,娘娘长得有些像良妃娘娘呢。”
文思迎淡淡一笑:“是啊,人们都这么说。我生母出身低贱,我也只是父亲的庶女。能得到王爷的垂青,大概也是因为与母妃有几分神似吧。”
“娘娘性子柔和,王爷自是能看到娘娘的好。”晓晓由衷道。
“要说好,莫怜才是真的好。这偌大王府,平时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还好有她陪着我,听她抚抚琴,日子过得也算平静祥和。”文思迎笑着看向莫怜。
莫怜亦笑得温柔。
见莫怜在王府过得不错,晓晓放下心来,于是细细问起文侧妃的病情。
“娘娘发病较久,我需要为娘娘连续施针一段时间,才能得效。”
文思迎点头:“有劳了。我这隐疾不欲人知,还请为我保密。”
“这次的事麻烦你了。”莫怜送晓晓出府。
“哪里,是我想结识侧妃娘娘,才拜托你牵线搭桥。”晓晓不想瞒她,“有些关于文太傅的事,或许她能帮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