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凤栖天下_作者:青青子衿(119)

2018-10-06 青青子衿

  说来也是奇怪,从她睁开眼的第一天起,她就没听人说过,米家村的男丁走过仕途,好像对村里的人来说,所有男人只需要能识文断字就好,至于那什么读书是为了考童生,再从童生到秀才,最后金榜题名,平步青云的事,仿佛离这个村的人都很遥远。

  就像崔敬忠,他连秀才的名额都懒得维持,说他淡泊名利又不像,再说齐宁,他也只是在米家村学堂,念了五年书,之后就开始继承齐保正的医术。

  从她最近跟齐宁的接触来看,她就觉得,像齐宁这样老成持重,又耐得住性子的人,只要他想,考个童生应该不难,可怪就怪在,齐宁没去考,全村的男孩也没人去考,好像,村里的人在名利上面,更加重视传承。

  思索到这,米莳三就拧了眉。

  以她对大燕的了解,她知道这儿有个叫耕读之家的说法,也就是说农籍出生的寒门士子,如果考上了秀才,那家里的农田就可以免除赋税以及服劳役,再加上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基本上就没有谁不想往上爬的。

  那么米家村的男丁,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想往上爬呢?

  再说那传承,米家村的男人们,也就是会打猎,种地,编织等等生活日常,压根就谈不上精通,充其量就是为了生活,才附有的劳动人民本色,经济上面,也是家家户户勉强糊口,连小康水平都没达到。

  要知道,大燕从建国到现在,基本上在持续着太平盛世,而且当今皇帝还崇文轻武,虽不说童生就能当官,但只要考上了秀才,都能很轻松的在衙门混个文职隶书什么的,不但有面子,还能养家糊口赚个小康,那那不比农耕要强。

  想着想着,人也就到了学堂门口,这个时候已有三三两两的男孩来学堂识字了,一看到她来,竟然没有一个人意外。

  隔壁年龄和米天佑一般大的周旺春,还嘻嘻哈哈的上来打招呼。

  “米莳三,天佑怎么没和你一块来。”

  新生报到第一天,这关系得打好,最起码这是扩展人脉,和打听事情最好的场所,因此米莳三怯生生的笑了。

  “我堂哥在后面,旺春哥,我第一次来这里,还有些害怕,你能教教我吗?”

  周旺春是个很皮实的小屁孩,别看才九岁,可个子窜的高,而且还胖,从体型上来说,十足十的遗传了周大伯的虎背熊腰。

  “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崔爷爷又不会吃人,跟我来吧。”周旺春圆下巴一抬,就颇为自豪的领着米莳三进了门。

  学堂又叫夫子庙,不管在战乱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放在哪儿都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正衣冠,其次就是禁喧哗,周旺春进了门后,就很好心的提醒米莳三,告诉她进了这就不能再大声说话了。

  说的时候还刻意扫了眼她的打扮,觉得没毛病了,又提醒她,以后记得要像今天这样,穿戴整齐后再来。

  米莳三乖巧的应了下来,瞅着周旺春憨厚,就偷偷的问他:“旺春哥,你们在这念书,将来要去考童生吗?”

  周旺春睁大眼,下意识的就道:“你堂哥没跟你说啊。”

  “说什么?”

  “咱们来这是认字的,不用去考什么劳什子的童生。”周旺春一脸不屑兼自豪的接道:“考童生有什么好的,崔爷爷说了,我们所有人只要能识字就行,主要咱们还是练武,将来好跟着我爹去打猎。”

  说着,周旺春就亮了亮他胳膊上的肌肉块,瞧着那鼓出来的一大团,看着还真有点料。

  米莳三眯了眯眼,练武就是为了打猎?呵呵没那么简单吧,要知道这全村的男人们,可都是练家子,而据她所知,这村里的人,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学武,都在他们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强迫学,说是防身吧又不像,说是传承吧,一招一式又很普通。

  “那我?也要学武吗?”

  周旺春瞄了瞄她的小身板,装出一脸深沉的道:“这个,应该不用吧,淑怡妹妹也在这里认字,你来这,不就是陪淑怡妹妹认字的嘛。”

  话一说完,周旺春就兴奋的把她拽到一边,然后鬼鬼祟祟的从怀里摸出一个草编蚂蚱。

  “莳三妹妹,待会你见着淑怡妹妹,能帮我把这个给她吗?”

  看他一脸兴奋,外带一点不能见光的小九九,米莳三嘴角就抽了抽。

  九岁就春心大动了,可真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