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清奇[快穿]_作者:洛大王(349)

2018-10-05 洛大王 快穿文

  顺便想一想唱词。

  没有贴心小棉袄怜雨,状态就不饱满……

  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是不是乖乖等在小院子里,有没有吃到姜萝差人送的月饼。

  作者有话要说:  想建一个读者群,有小宝贝想来嘛【挥舞小手绢】

  有的话明天更新的时候放群号,比个心

  词:

  □□花破子·玉树□□前

  [唐] 李煜

  玉树□□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第138章 我本是男儿郎【七】

  鼓乐声骤起,一板一眼, 京胡悠扬, 收放自如。

  然而今日这曲, 他们还是第一回听,不知是否是新折子?

  只见戏台之上, 那人,悠然展扇,十指如玉,如兰花微绽,在月下生出一种透明的净润感。

  眉眼柔和至极,又在妆容映衬下倾显出极致的灼人艳色。

  “梨花开,春带雨。”

  开腔一句,击得人心头颤栗。

  柔若缠丝,婉转悠扬,忧愁之意久久不散,闷在心里, 恍如漫天梨花飞旋而下, 皴擦点染出圈圈涟漪……

  “梨花落,春入泥。”

  零落成泥碾做尘, 只有香如故。

  怅惘绕梁不去。

  “此生只为一人去……”

  身姿纤瘦,行转风流。

  台下人便觉得他口中的那一人,简直承载了世间最大的幸运——

  生生逼出人所有的柔软,缠在他水袖间,随之流转, 起落。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那一双眸如此痴情如此忧愁,像一樽醉人的酒。

  若一头栽进去,被那柔情溺倒,永生永世不复醒。

  皇帝看了一眼梅先生,梅先生正好也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偏头。虽然一句话也没说,眼神也只是一触即分,然而各自心中却生了许多情绪。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太后擦了擦眼睛,不知是看得久了累着了眼睛还是想起了故人。

  泪意虽浅,但那种痴恋的情绪却长时间氤氲在心底。

  “这个曲儿好,叫什么名儿啊?”

  “怜云先生说是叫《梨花颂》,写的是杨贵妃和明皇。”

  太后又道了声好,似是乏了,半躺在软椅上,仍看着戏台,等着开场。

  怜云这一曲和所有的戏都不同,唱的时候听客忘记喝彩了,等最后一个字落下,道好声才响起来,不绝于耳。

  一曲唱罢,正式开场。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咱家高力士,奉万岁爷之命,着咱在御花园中安排小宴。要与贵妃娘娘同来游赏,只得在此伺候。”

  丑角儿率先出场,这是唐明皇身边的得力太监,高力士。

  然后是常青扮的唐明皇与姜萝扮的杨贵妃相携而来。

  “妃子,朕与你散步一回。”

  常青一身龙袍戏服,有皇帝特许,不怕撞了忌讳,那双目中柔情似水,竟真真儿演活了一个唐明皇。

  “陛下请。”

  姜萝与常青在方寸戏台上演着散步,太后看得是津津有味,皇帝偶尔看一眼梅先生,觉得,要是梅先生亲自唱必然更好。

  但梅先生的戏,他不大乐意被别人瞧见。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

  等姜萝唱完游园,两人又要去亭中饮酒。

  “妃子坐了。”

  唐明皇不让杨贵妃侍奉,且让她先坐。

  常青既为明皇,行止间既有皇帝的霸气威荣,又有倾一国之力来讨妃子欢心的柔情蜜意。

  两人对饮,却说旧忆。

  “妃子,朕与你清游小饮,那些梨园旧曲,都不耐烦听他。记得那年在沉香亭上赏牡丹,召翰林李白草《清平调》三章,令李龟年度成新谱,其词甚佳。不知妃子还记得么?”

  “妾还记得。”

  “妃子可为朕歌之,朕当亲倚玉笛以和。”

  伴奏之声瞬间静下来。

  落针可闻。

  这是一出新戏,《长生殿》是第一回面世,且是在这种场合,和皇帝、太后娘娘一起看,百姓皆都伸长了盯着戏台上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