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今天这样的,她们逃难路上见多了,必要的时候,她们比这二房人更厉害的哭求,都是有过的,所有的天真与怜悯,都葬送在那段艰难的路上了,今天这样,实在是小意思。
二哥真的是变了,变了好多,刘芳觉得都快不认识了。今天这粮食不借恐怕是不行的,多少应该会给上一点,但是其他几房估计不怎么乐意,还有的磨。
虽然这个世界对刘芳来说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但是因为有刘杏花和王小柳的出现,没准这可能真的只是个小说世界。既然是小说世界,那主角肯定是有光环的,要是真不给粮食,说不得以后会被主角打脸。
那将是她不乐意见到的画面,在这个人治社会,山不转水转,不到死亡的最后一刻,谁都不是最后赢家。
刘芳心里是这么想的,但不好说出来,好在她娘李春华真的是个很有主意的老太太,直接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老二,你爹你娘还没死呢?哭得这么伤心,给谁看?给不给粮食,我说了也不算,毕竟还有这么一大家子人呢!”
一听有转机,刘存顺不哭了,“娘,您可是当家做主的,大哥他们可都听您的。儿子也不白拿,以后会加倍还的。”只要灾年过去,他家便能再做生意,到时候几袋子粮食,他还看不上眼。
☆、买盐
“老二,这个家虽然是我在当,但是家里的粮食可都是你兄弟侄子辛苦种出来的。”
接着李春华长叹一口气道,“都是一家子骨肉,娘是不舍得看你饿死的。家里人多,如今也没有多少粮食了。这样吧,公中娘就做主给你五十斤干蝗虫,其他的,嗯,你不是还置办了几亩地吗?你要是愿意,你就拿地跟你几个兄弟换粮食,看他们乐不乐意。娘和你爹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地,他是有几亩田地,可是当初买那些地可花了不少银子,要是这么贱卖出去,那不是一般的亏。都是兄弟,还能看他饿死不成。
刘杏花心里一直在骂李春华这个老虔婆,可真会算计,一点破粮食就像讹走她家的地,真没这么能算计的。
其实是刘杏花不懂,在这个时候,要是谁家有粮食的肯接受人拿地换粮,那才是稀奇呢,现在银钱都不一定好使,粮食才是硬通货。
刘存顺和牛小鱼都不愿意这么贱卖田地,对农民来说,不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是不会买田地的。他们还没走投无路呢,这可都是他兄弟。
刘存顺希冀的望向大哥大嫂,希望大哥能借他们点粮食,刘存孝倒是张了张嘴想说话,可是赵翠芬扯了扯他袖子,他说话也不好使啊,还是闭嘴吧。
一看大哥这样子,就知道没戏了,再看向几个弟弟,“三弟,你就给二哥借一点粮食吧,二哥保证将来双倍还你。”
三房两口子都是精明的,刘存志这个做兄弟的不好说,但张苗可不一样。
“二哥,也不是不借你,只是你看永财和永金都娶了媳妇,说不准哪天就怀了身子,我们就是有点粮食,可那也得想想以后。若是要我们喝水骗个肚饱,那也要有个奔头不是?”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以田换粮。
刘芳瞧着这几房都想拿粮食换田地,也是,自己买的粮食没有了就没有了,公中还能有口吃的,左右也饿不死。
要是能换点田地,等灾荒过去了,那可就划算了。掰扯了好久,最后是三房和五房各自拿粮食换了一亩水田,专门去请了里正,立了契书。县里正乱着,不能去改地契,里正做个见证,也是有效的。
时已临近年关,天冷,雪很大,地上积得深,冻伤了不少人。两年多的干旱,可能已经到头了,这么大的雪,等化了可就有水了,开春,没准就能种粮食了。
两个月前的那群流民,自攻破了县城之后,没走,反而以景县为中心,接连攻破了附近的两个县城盂县和临县,声势浩大,就这样朝廷也没有出兵。
有传言说皇帝自顾不暇,北面鞑子搞事情意图南进,朝廷上几个皇子也忙着争夺皇位。刘芳觉得估计是认为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可能没放在眼里。
流民也是农民,虽说不上迫害他们村,但是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转眼,春雷炸响,天下雨了,田间、地头、山上全返青了,把村民可高兴坏了,积累了两年多的怨气,突然就消散了。
有眼见的费了一番功夫,跑了几趟郡城,弄了不少良种回来,有家底的人不少,东借西摞的,好歹都弄到了粮种。因为城里的大户死了不少,县太爷也没了,田地就免费种了,也没人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