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等元庆换过了衣裳,又在腰间系了条白带,便打算前去给三爷回话时,就被刚刚赶来的方麟一把捉住了。
“我听你认识翠环南边乡下老家来京城投亲的一个堂兄弟?那人如今还在京城么?你可知道他住在何处,或是在何处当差?”
原来方麟自打从致雅堂捉了翠环走,便一直都未曾得空儿详细审她,只将她关在良乡的一处庄里,隔三差五便差人去问上几句话。
毕竟那时的他手上既有康案、周案,后来又要详查江南派与仙公教,像翠环这种只懂在后宅蹦跶的蚂蚱,哪里值得他多费工夫。
就连周妈妈与翠镯等人被康氏卖了之后,方麟依着锦绣的恳求将人买了,随后也将人一样放在良乡那处庄养了起来,若不是这庄不能随便出入,这些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锦衣玉食。
只是最近得知蒋家或许与那仙公教很有牵扯,方麟这才在几日之前挤出些时间来亲自去了趟良乡,仔细将翠环问了又问。
他也便得知她虽是不知仙公教究竟是“何方神圣”,却在几个月前见到了老家来人,那人正是她二叔父家的亲堂弟。
而她那堂弟虽是打着前来投奔她父母的旗号来的,实则却在来了之后就被蒋大老爷夫妇召见了几回,随后便进了蒋府名下的一处铺做事去了,只可惜他却从未跟她讲过,这究竟是家什么样的铺,又地处哪里。
等方麟在翠环口中再也问不出什么来,这才转头再去问过周妈妈。
周妈妈亦是立刻就想起了这么回事儿,随后便告诉他道,当初翠环那个堂弟来容府寻翠环,正是元庆出面替翠环招待的,也是元庆派人去后宅告知的翠环。
“只是她那堂弟后来既然进了蒋府当差,去的还是蒋府名下的产业里,一去之后便再也没来过容家,老奴着实不知道这产业是哪一家、到底在不在京城啊。”
要知道如今的京城在十几年前可不是京城,如今在这京城中安家的官员多半都是打南边举家迁来的,不但方麟的父亲如此,容府与蒋家也不例外。
周妈妈也便以为翠环那堂弟必是又回了南边,毕竟蒋府虽能阖府搬迁,在南边那些产业却是一时半刻搬不走的,有些祖产要卖又舍不得卖。
可方麟是什么人?
他又怎会听不出翠环与周妈妈话中异常一致的些许蹊跷,譬如她那堂弟怎么就值得蒋德章夫妇频频召见?
就算是这两人只将这事儿当成了寻常,落进了他的耳朵后也是不寻常!
如今他眼见着元庆回来了,也便连忙抓住元庆询问起来,若是这对那翠环的堂弟还有些印象,甚至还知道这人落脚何处,那也许便是又一个线索。
他昨儿是已特地审问了那个岳满仓家的不假,其中也果然叫他审出了一些有用的东西来,等得仙公教京中分舵搬家时,他的人也已一路追踪到了西山、摸到了这个分舵的新巢。
可这线索还能嫌多?
这就更别论蒋氏已经没了,他与他丈人已是又多了一个掩护,借着大办丧事的机会又能多做很多事……
元庆却是对方麟这几句问话一点都不疑惑,若非是容府如今办着丧事、他总不好当众露出笑脸,他几乎都要笑了。
要知道自家三爷一个月前便叮嘱过他,叫他等着方大人来问话,问那翠环的堂弟究竟落脚何处;又早在当时就跟他讲了,是方大人或许会来得很晚,叫他万万不要沉不住气。
如今这岂不是被自家三爷着了,方大人直到一个月后才来相问?
只不过元庆也明白得很,自打方大人到了自家三爷手下办差,三爷可是将方大人当成半个儿培养扶持的,如今方大人也果然成了三爷的半,更已被三爷培养成了他一直期盼的样。
那么元庆又怎会嘲笑方麟来得晚?起来要不是方大人最近太过忙碌,恐怕早就来问他了。
元庆便连连点头道,方大人还真是问对人了:“我家三爷一直叫的派了人、不间断的暗中盯着那呢,只等方大人问起便带您捉他去。”
* 首 发更 新 . gz bp i. 更 新更q快广s告少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彻底填死
方麟闻言却摆了摆手,直道你们三爷既是早就有这一手儿托底,你这又如此笃定,左右那人又跑不了,你就不妨依旧将人给我盯死了,何必再急于一时。
“你瞧瞧你们府里如今这幅样,哪里是我这就去捉人的好时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