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的像个孤岛_作者:小玩子了henny(3)

2018-10-05 小玩子了henny

  那个年代的父母,都在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对于孩子的关心以及学习教育几乎没人过问。至少农村是这样。很少有补习班,很少有专门去学一门特长。而我在小学之前,都是懵懂的。对什么都是懵懂的,似乎每天就知道吃喝玩。其余的跟我没关系,下雨了,家里衣服没收,湿了跟我没关系,下雨了,劈的柴没有拿回来,不能生火做饭跟我没关系,衣服没洗跟我没关系。因为小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妈妈。年轻的妈妈总是精力很强大,我似乎没见过妈妈睡觉,而那个时候我也真的很不懂事,不像其他的孩子,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干家务,而这点我似乎遗传了我那个老爸,不爱干活。好吃懒做。妈妈很少训我,即使我不干活,我们整个村子里面的女孩子,就我比较悠闲,总是去别人家串门,人家做饭我给人家烧火,人家洗衣服我站旁边玩水聊天。去别人家玩就是我每天的重大事件。从来没有忧心过除了我以为的任何事,我似乎连自己也未忧心过。因为在我眼里的世界就这样大,生活不就是一直是这样的吗?

  浑浑噩噩的小学毕业了,进入了初中,而我们那里,应该是我们村里,很多女孩子都不上初中了,那时候特别流行打工热,去什么广州的厂子之类的。我们村好几个女孩都去了。十几岁的年纪,也有年龄比较小的,我们一起上了初中,没毕业就去打工了。我是我们村里的女孩,唯一一个上完初中的。

  而初中对我最大的好处是,柏油马路,不用怕下雨了,这就是我爱初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爱上学。或许我的父母如果和村里的其他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那么,我也在初中毕业之后就是打工了,然而,我的父母不是。初中的时候,因为哥哥们长大了,家里的农活有小帮手了,其实那个年代家里的地也不是很多,最少有人干活,解决了温饱问题,依旧没有钱而已,只是对这些我还是不懂,因为每天的我有饭吃,那个时候也不懂打扮,我依旧是个小毛丫头。那个时候花钱最多时候应该就是上学吧。小学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初中初二那年,县里的电影院做什么勤工俭学,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那是第一次去电影院,黑压压的一片人,按照班级坐。那个时候电影院还是特别大,凳子是那种老式的硬板凳,跟礼堂那种性质一样。过年过节就是县里的礼堂,其他时候就是电影什么的。

  这就是我初中之前的眼界和生活。

  初中我家里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妈妈开始做点小生意,家里的情况慢慢好起来,开小商店,开粮油店,开水果店,这就是小时候我印象里妈妈做的生意,很少见妈妈睡觉,都是每天很忙碌的样子,但是妈妈有一点,如果孩子爱学习,学习好,她一定供我们上学。而且是三个孩子一起上学。

  初中家里情况好了点,我也开始懂得什么时候课外读物,什么是磁带,什么是朋友。那个时候,才开始领悟和小时候吃喝玩乐不一样的世界。而那个时候初中是叛逆的年龄,学校里面不乏打架斗殴,谈恋爱的小混混,只是我,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小屁孩,每天在学校顶着应该是好久都不碰梳子的头发,偶尔还用袖子擦鼻涕的在校园里跑来跑去。就这样跑过了我的初中,那年我快16岁了。初中毕业。

  ☆、2

  2

  我毕业那年,成绩太差,连我们本校的高中都没有考上,那年特别流行上各种中专。当然我妈妈也不例外,准备为我铺就好以后的路,一个卫校,出来就是在部队里面当护士,很稳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没去,那年我复读了一年。其实也不是为了上高中吧。就是不想去上中专。似乎从那个时候起,自己的脑海总是不喜欢随大流。然后那年,我原本是当时我们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复读的时候,几乎已经是班里比较大龄的孩子了。

  复读那年,按理我该发奋图强,努力上进,进个年级前10才对得起父母,然而并没有,成绩好是因为初三的那些东西我之前就学过了,有印象,我的数理化依旧不好。我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我依旧是那个我,只是少了上一次初中时候的开心。每天感觉和一群长不大的人在一起,日子过的无聊至极。成绩在班里也就是前10 ,而且并不是因为自己努力,是因为我学第二遍了。没有骄傲没有努力,茫然到了中考的日子。因为不能与之前考试的名字重复,所以我要改名字,盛丫娃该为盛佳期,只是为了能够考的好一点,佳就是好的意思。运气不差,刚好过了我们学校的高中线,不多也不少,十几分,也不浪费。记得那天我骑车去学校看了公告栏里我的分数,在中间靠后的位置找到了自己。一看过了高中分数线,就走了。并没有难过和惊喜。只是重读那一年,让我学会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