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子的贴身丫鬟_作者:雨叮咛声声坠(272)

2018-10-05 雨叮咛声声坠

  洪照英连连应声,“还请姑姑指教。”

  言真随即向洪照英低语了一阵,洪照英先是眼神震惊,随即慢慢平静了神色,心中也渐渐拿定了主意。

  回到安福宫,言真来到刚刚小憩而起的姚太妃身边,帮着递帕子水盂,“反正无事,太妃怎么不多睡会?”

  姚太妃道:“人到了这个年纪,想睡的时候也睡不着了。”

  净了脸,姚太妃将其他人都挥退,独留下言真一个,问道:“怎么样了?”

  言真含笑回答,“都如太妃所料,初听太妃的主意时,他也是吓了一大跳。到后来,反倒是一副豁出去的模样。所以说,这人啊,都是趋利避害的。陛下待他也不薄,这心若不狠的人,可干不出这事来。”

  正文 第185章:可怜人

  姚太妃淡笑,“国君若像样,任底下的臣子如何,也自能安稳大局。至于韦昆,他若圆滑些,也不至于遭人忌恨。西征那边的情况你不也听说了吗?

  身为副将,不但对魏王身边人呼呼喝喝,动辄喊杀,便是对魏王,也是多有轻慢。不过仗着军功,倚老卖老。虽有些实料,到底容量狭小,就算我不动他,他也迟早自食恶果。”

  言真道:“奴倒不觉得赵国公可怜,真正可怜的是当年陛下不听劝谏,冒进陷入敌围,因救陛下而丧命的张将军,还有至死不能入洛面圣的宣国公。

  而韦昆呢?这些年来在朝堂上,打压异己,四处点火。上不能谏君,下不能安吏。成国有此命数,与这些空有官名,却无所作为的朝廷重臣也脱不开关系!”

  姚太妃点点头,“张将军耿直,宣国公勇猛,当年两人为成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确实可惜了。韦昆一旦受忌,成国必定会有一番人心动荡。”

  “左右眼下成国都是这副模样了。”言真道:“先破而后立,老奴相信太妃的眼光。若再任陛下如此胡作非为下去,成国才真的堪危。”

  姚太妃长叹一声,“到底是武皇心心念念的江山,到底我儿也血染在成就这片江山的路上。他们的心思不能白费,鲜血……也不能白流。”

  言真抹了抹泪,“今日洪照英有句话倒是说到了位,这世间,怕是再没太妃这样的苦命人了。这些年太妃因为成国受了多少委屈?到头来,还是要为成国打算。”

  姚太妃转而微笑起来,“各人命数,怨不得天,也怪不得人。”

  说着,姚太妃看向窗外的寒雨,眼中到底还是现了几丝落寞之色。

  陪着夫君经历数不清的生死难关,接着丧子、失夫,而后又被庶子置于偏位多年,与庶妾明里暗里地过了这么多年的招,到底还是有些累了啊。

  死了的人未必痛苦,而活着的人,注定艰辛。

  但既然活着,就该做些什么,不是吗?

  晋王府里,唐玉项有些吃惊地看着唐池,“父亲让我随陛下出城游猎?”

  “嗯。”唐池点头,“我不去自有我的原因,你还是要随驾的。我知道这会有些艰辛,但你身为臣子,便得尽人臣的本分。”

  唐玉项应声,“孩儿依父亲之言便是了。”

  伐蜀之战已然获胜大半,魏王与韦昆也出尽了风头。都到这个时候了,唐焕还是没有对唐池有任何表示。汴州晋王府,也是气氛紧张,大家都在猜测,唐焕到底想如何。

  眼下晋王府,上至主子,下到洒扫的小奴,全都夹紧尾巴做人。只除了一个人,活地仍是肆意嚣张,那便是唐玉和。

  想了想,唐玉项问道:“那阿兄他……怕也是要去的。”

  “嗯。”唐池道:“你顾好自己便是。”

  摆了摆手,唐池示意唐玉项退下。

  唐玉项没再说什么,行礼而退。

  唐玉项的心里越来越不放心,如果陛下执意要了他们的性命也就罢了。可偏偏陛下对他们忌惮至此,又对唐玉和一人是例外。这些天,晋王府闭门谢客,可陛下却时有赐些物什给唐玉和,实在不能不令他多想。

  万一,陛下有意让唐玉和承晋王之位的话……后果便不堪设想。数年前,唐玉和便已经开始算计他,若真让唐玉和承了晋王之位,他与他母亲岂还有立足之地?只怕性命都堪忧。

  帝后同车出游,皇太后与皇太妃及后妃、皇亲皆随行,又一众随官陪臣簇拥,出行的场面可谓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