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子的贴身丫鬟_作者:雨叮咛声声坠(301)

2018-10-05 雨叮咛声声坠

  “咳咳……”唐池突然重咳起来,咳着咳着,脸色都青白了。

  旁边的侍宦见了,连忙吩咐人唤医师。

  眼见唐池离开,唐焕的神色阴晴不定。

  众人虽然都说应该换掉秦绍这个平叛主将,却无一人敢说出晋王的名号。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唐焕也明白大家的意思,就是没人说破。

  而且刚才晋王身体不适的小插曲,多多少少让众人的脸上,又添了一层阴云。

  散去众人,唐焕只留下了徐王与洪照英两人。

  正文 第205章:晋王受命平乱

  唐焕开门见山,“如今朝中无将可用,两位爱卿有何高见?这替换秦绍之人,又当选何人?”

  徐王与洪照英相互看了一眼,只听唐焕接着道:“朕欲亲征,如何?”

  “陛下不可冲动。”徐王道:“洛阳乃成国根本,纵然四方有变,陛下还当居洛震慑诸地。平叛邺都贼兵之事,遣臣将便可,无需陛下亲动。”

  唐焕叹道:“秦绍讨乱无功,魏王与伐蜀大军尚在蜀中,朝中实在没有可以重用之将。朕不亲征,还能遣何人?”

  “陛下。”徐王跪地道:“臣有肺腑之言,又恐陛下见怪,所以迟迟未语。可事关成国大计,臣也只能直言了。朝中还有一将可用,只看陛下是否愿用了。”

  唐焕默了一阵,“徐王说的是晋王。”

  “正是。”徐王劝道:“眼下正是用人之时,陛下还当顾全大局。一旦邺都情势恶化,再遣晋王去,只怕为时也晚。”

  “陛下。”洪照英也跪了下去,“徐王之言不无道理。晋王本陛下义兄,成国未立,已随武皇征战天下。正因如此,其百战威名振于四方,若令其平叛邺都,必定顷刻荡平。”

  话语一顿,洪照英接着道:“陛下所虑,不过是晋王威名过高,有碍陛下。但如今洛阳城已有晋王两位公子,晋王自当尽心。若陛下还是不放心,大可立即下旨,将汴州晋王其余家眷悉数接入洛阳城安置。”

  徐王看了一眼洪照英,附和道:“洪枢密所言,正当要处。还请陛下三思,早解成国危困。”

  徐王的话,唐焕可能还不怎么听地进去,但洪照英的话,却令唐焕动容。洪照英跟随他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经历一系列变故,唐焕真正信任的人已经没有几个,洪照英却算得一个。

  其他朝臣听闻陛下下旨令晋王领兵赴邺都讨乱,纷纷松了一口气。

  保住成国,也就保住了他们自己。

  至于晋王的下场如何,他们没空关心。

  唐池才将将回到晋王府,圣旨便到了。

  “郎君。”孟冬急匆匆来到唐玉和的寝屋,看向正在处理密信的唐玉和禀道:“陛下已下诏,令晋王赴邺都平叛乱军。”

  闻言,唐玉和的神情并没有意外。

  孟冬又道:“府外的守卫兵士又增加了,还有,听闻陛下另下诏,令晋王府其他夫人与公子立即赴洛。”

  唐玉和终于搁下手中的笔,轻笑起来,“有些意思。”

  孟冬看了看唐玉和的神色,“晋王已经在准备了,郎君……不去送送?”

  唐玉和清淡地扫了一眼孟冬,孟冬立即垂下眸子赔罪,“奴多嘴,请郎君责罚。”

  唐玉和将桌面上一封封好的信递给孟冬,“交给寿昌公主。还有,让她府里的人都醒着神。不要让其他人,趁乱钻了空子。”

  孟冬接过信,连连应声,“是,郎君。”

  心里却大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看在寿昌公主的面子上,郎君刚才还不定会怎么责罚他。

  徐王回到徐王府,徐王妃迎了上来,替徐王取下外披,“怎么样了?”

  徐王点头,神情有些疲惫,“都按照夫人的意思说了。不过今日如果没有洪照英说话,陛下只怕未必会答应。”

  徐王妃轻笑,“洪照英也是聪明人。”

  徐王坐下,看向徐王妃,有些迟疑,“其实只要待魏王回洛阳,咱们倚着皇后与魏王便能高枕无忧。如今却将身家性命押在晋王身上,会不会太冒险了?”

  徐王妃神情淡然,“郎主这些年来,哪一次不是赌的身家性命?若是赢了,后辈安享。若是输了,咱们也享了这么多年的富贵,还有什么不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