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焕冷笑,“不必拿父亲与你的嫡母身份来压我,应该说你早就看我碍眼了才对!是我抢了你儿子的地位,是我母亲抢了你的风头……姚氏,你当我真不敢拿你怎么样了吗?”
姚太妃从容闭上双眼,“我人就在这儿,陛下想要如何,悉听尊便!”
青葵袖中的双手紧握,心扑嗵扑嗵跳地厉害。
正焦急间,忽听殿外传来急呼声,“陛下,陛下!不好了,晋王联合叛军谋逆了!”
闻言,唐焕回头瞪向那侍宦,脸上是极度的震怒神情。
唐焕不再理会姚太妃,也不再管什么睦王幼子,大步离开。
“太妃。”青葵近前扶住姚太妃。
姚太妃睁开眼,冷凝的神情已经舒缓,微微抿唇,“我没事,这宫中已是事非地,你快回府吧。”
青葵行礼而退。
姚太妃转而向寝殿而去,面色依然平静,只是眸中,多了几丝异样的情绪。路过一幅祭像面前,姚太妃微顿脚步,转头看向画中人道:“你会怪我吧?但为了大成,我只能这么做。”
说着,姚太妃的神色越发坚定。
回府的青葵,特意令车夫绕过晋王府。果见晋王府外,有重兵把守,门禁森严。
也不知道唐玉和现下的情形如何,青葵虽然每日都有收到平安信,但没有亲眼看到唐玉和,还是难以真正的安心。
如今晋王已经反了,这晋王府随时会成屠戮之地。
“公主不必忧心。”玉冬在旁劝道:“长公子有如此智谋,又一早做了安排,定然不会有事。”
青葵摇头,“他不肯见我,便是怕连累于我。”
话语一顿,青葵吩咐道:“回府吧。”
她如今帮不了他什么,只能保全自己,才能不令他分心。
“岂有此理!”唐焕回到宫中,亲自看过秦绍的奏报,顿时大发脾气。
“我说什么来者!不可信,不可信……”唐焕脚步一顿,朝殿内侍奴吼道:“洪枢密呢?徐王呢?怎么人还没到?”
其中一个侍奴战战兢兢道:“回……回禀陛下,徐王前几日去了城外别院,眼下传旨的人……只怕还没到……”
唐焕抓起身边的一沓奏报便砸向了那回话的侍奴,“那洪枢密呢?他莫非也去了城外!”
“臣死罪,请陛下降罪!”洪照英匆匆入殿跪地伏首。
正文 第210章:洪照英的主意
唐焕看着主动请罪的洪照英,并没有消气,“你与徐王一力劝我任用晋王,如今可看见了?他早生反骨!”
洪照英回答,“臣死罪,臣不敢辩驳。只是在陛下处置罪臣之前,还请听臣几句肺腑,以为大成计。”
“好啊。”唐焕冷哼一声,“看你怎么说。”
洪照英叩首谢恩,“陛下也知道,眼下各地频传乱兵之事,并不独邺都势大。臣与徐王力劝陛下不要离京,便是为了安稳大局。至于晋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他要反,早该反了,何必等到今日?”
唐焕冷脸看着洪照英,不置可否。
洪照英接着道:“罪臣并非为晋王开脱,只是斗胆揣测,这当中定有什么误会。陛下也知道,此奏报出自秦将军,而秦将军与晋王敌对多年,这奏报当中又可会有夸大之辞?
若是陛下此时下旨连晋王一块讨伐,不容晋王分辩,只怕就真的要逼反了晋王。眼下各地反兵,尚未成气候,也未敢有大的动作,只怕正是在观望邺都的形势。
一旦晋王当真被逼反,成国才真的危殆了。陛下,眼下最重要的,不管晋王是真反假反,陛下都当以安抚为主。至于处置,待安定下来,再论不迟。
罪臣此番话句句出自真心,罪臣跟随陛下多年,一身荣耀皆系于陛下。若陛下有事,罪臣又当何往?还请陛下明断!”
说完,洪照英顿地不起。
洪照英说话的工夫,唐焕的情绪也渐渐冷静下来。洪照英的话没错,晋王如果要反,不必等到今日。秦绍也的确与晋王不和,这也是他一手促成的,没人比他更明白当中原由。
唐焕一叹,“可惜晋王两位公子皆重伤在床,否则,可遣去邺都劝解晋王。”
洪照英道:“两位公子既然在洛,陛下就不必再送他们去晋王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