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婢子应声而出,她们刚走到廊下,便听到院外响起喧哗声……
唐玉规先去市集买了些新奇玩意,又给孔氏挑了些外域的首饰,然后回到宋王府,孔氏正等着他一块用膳。
唐玉规不由责备道:“你如今正在补身子,不用等我的,饿了就先吃。”
孔氏含笑,“我的身子也恢复地差不多了,其他的事都有下奴做着,我也是闲着,大王快坐下吧。”
两人挨着坐下,膳桌也并挨着,侍奴端上新鲜的热乎食物。
用到一半,孔氏轻叹,“大王没有重要的话说吗?淑妃那里,应该有话交待才对。”
王淑妃想要给唐玉规纳妾的事,也没有遮掩,到底还是有风声传入了孔氏耳中。
唐玉规放下筷子,握住孔氏的手,“琴娘,不必多想。母亲那里,我已经同她说清楚了。我现在有你和孩儿在身边伴着,就觉得很满足了,无谓再让其他的人插进来。”
孔氏垂眸,“可若这样,岂不是妾拖累了大王?若能与其他勋贵结亲,对大王的前途来说,也是一份助力啊。”
唐玉规抿唇一笑,“琴娘,我如果说……”
“大王。”门外忽然有侍奴慌慌张张走了进来,脸色难看地道:“陛下急召大王入宫。”
孔氏的心里不由一紧,陛下从来没有这样急召过唐玉规,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唐玉规问,“出什么事了?”
那侍奴垂着脑袋答道:“就在不久前,五皇子的尸身在后园湖中被发现……”
话语一顿,那侍奴颤着声道:“也不知是哪个宫里的侍奴嚼舌根,说五皇子出事前,与大王起了争执,所以……”
“大王。”闻言,孔氏不由紧张地拉住唐玉规的手。
唐玉规的面色倒还镇静,他安慰地握了握孔氏的手,朝那侍奴问道:“淑妃怎么样?”
侍奴回答,“淑妃已在陛下宫中,暂时……应该无恙。”
“知道了,备马。”唐玉规吩咐。
说完,唐玉规起身,看向跟着他起身的孔氏,含笑摸了摸她的脸颊,“琴娘,相信我吗?”
孔氏不由摇头,“大王,五皇子突然出事,又与大王扯上关系,必然不是巧合。妾真的好担心,大王不可以有事啊。”
“没事。”唐玉规将孔氏揽入怀中,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我去去就来,你安心等候。我与五弟的死没有任何关系,相信陛下不会错冤了我。”
孔氏已经落下泪来,仍然摇着头,却说不出话来。
如果唐玉西之死只是意外的话,还好。但她只怕,这件事根本是有心人在算计。有心算无心,唐玉规与淑妃注定会吃亏。
直到此刻,孔氏之前对唐玉规的所有芥蒂都消散了。
她只希望,唐玉规能平平安安的。
哪怕像唐玉和那样,被贬离洛,只要唐玉规还陪在他们母子身边,她也愿意。
唐玉规知道孔氏无法安心,但他也只能浅劝了两句,便匆匆入宫了。
眼下,宫里的事更为紧要。
正文 第298章:坦然承认
唐池宫中,朱皇后也在,王淑妃正跪地泣诉。
“陛下,妾与卫国夫人素来交好。就在五皇子出事不久前,她还曾来宫中与我说话,若我与她真的有恩怨,她何以会来与我亲近?”
王淑妃抹了一把泪,“再说阿规,他向来是不爱说笑的性子,陛下也清楚。最近府中事忙,阿规也有些疲倦,或许说了一两句重话,哪里就真会与弟弟争执起来?还请陛下明鉴啊!”
唐玉规进殿向唐池行礼,跪于王淑妃身后,“父亲,五弟的事孩儿也感到很难过,但孩儿并未与五弟起争执。”
“是吗?”朱皇后出声,“可为何五皇子的随侍却说,你对五皇子十分不耐,还出言恐吓,吓地五皇子面色都白了。”
王淑妃抬头瞪向朱皇后,“几个贱奴的说辞,皇后也信?他们没有照顾好主子,自然难逃死罪,不过随意找个借口,想要减轻自己的罪孽罢了。”
朱皇后轻叹,“妹妹不要误会,我也是看着阿规从小长到大的。阿规的品性如何,我也清楚,我又怎么会轻信几个下奴所言呢?
所以呢,阿规也不妨将之前对五皇子所说过的话,再说出来让陛下听听。想来,真相自然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