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如果一个案子虽然没有证据,但有两名证人,且这两名证人之间互相没有什么关系,他们的证词之中又没有漏洞,就可以定罪。
若不是苗少程是个认真且不好糊弄的人,让赵知高不敢随便收买证人,他早就这么做了。
骆清心道:“多久了?”
辛弘熙眼神中有些孤愤,道:“那恶奴被逐出府五天了,一逐出府,当天就被赵知高的人带走,第二天,就具陈告我,若非我是布政使,现在便不是在府里,而是在楚州大牢之中了。”
骆清心又详细询问了一些细节,其实辛弘熙的应对已经很老练,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抓住把柄的东西。
但就算你是一只无缝的蛋,也架不住有人拿着你往石头上磕。
楚州官制,刺史二品,主理整个楚州武政,布政使从二品,主理文政,转运盐使从三品,主理整个财政。
三个人如同三角,各司其职,整个楚州政务皆在三人之手,可是秦木松和赵知高结为一党,视辛弘熙为眼中钉,辛弘熙的官途自然艰难。
好在一州之中,还有一个正三品的按察使考察吏治,审查冤狱,而楚州按察使,也是个古怪方硬的家伙。他又脱出这三角模式之外,秦木松两人要想轻轻松松地把辛弘熙拉下来,就得多费心思。
一切事情都清楚之后,辛弘熙见骆清心沉吟不语,不禁有些惴惴不安。
大概是之前骆清心处理赵知高污陷一事太过干净利落,他都忘了,面前的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小女子,和他的三女儿一般大。
这件事和污陷之事不一样,虽然当时的局做得也很高明,但是他的确没有做过,经不过查。
而现在,他恨那丫头害了他女儿性命,的确是打死了那个丫头。
他迟疑地道:“可有转机?”
骆清心道:“自然有!”
辛弘熙展眉道:“怎么破这个局啊?”
骆清心道:“围魏救赵!釜底抽薪!”
秦木松和赵知高想借丫头被打死这件事来给辛弘熙重击,那就先让他们自顾不暇。
至于那恶奴和那丫头的父母,她也有办法。
辛弘熙苦笑:“这事我也想过,很难办!”
骆清心笑了一笑,道:“爹爹一介文官,自然办不到,这件事交给我就好了。还有,京城局面已经打开,我这身份,算是已经定了,即使只是你我二人时,爹爹也不要叫错了!”
辛弘熙道:“为父知道了!”
骆清心道:“爹爹请放宽心,这段时间,该干什么干什么,越是问心无愧,越能反衬跳梁小丑的浅薄手段。”
辛弘熙浸淫官场多年,本来就深谙这些道理,骆清心只是一提点,他立刻明白了。
正文 第371章 一损俱损
辛弘熙道:“我知道怎么做了!接下来的一切,就辛苦你了。”
骆清心悠然一笑,道:“爹爹有事我,身为辛家三小姐,哪有坐视的道理?”
“父女”两个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骆清心以辛三小姐的名在京城里行走,若是辛弘熙垮了,她之前做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以秦木松等人的手段,一定会在打杀丫头的基础上,再给他加上几条贪墨的大罪,只要辛弘熙离了布政司的官衙,他有的是办法做到。
有些事就是这样,若是第一条罪状不成立,后面有再多的污水,也泼不上来。但若是第一条成立了,后面再泼污水,就轻松简单,而且洗不干净。
要是不能把这事解决了,辛弘熙少不得一个抄家发配的罪,辛家的女眷要么流放,要么被送去教坊司。
不管辛三小姐怎样才名满京城,哪怕能上鸿鹄馆排行,那也一样会被这股漩涡给卷绞了进去。
所以,辛弘熙不能有事,骆清心帮他,也等于在帮自己。
骆清心在辛府里住了下来,白天多半时间就陪着辛夫人散步聊天,辛夫人以为这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疼爱之情溢于言表,似乎想把几年不能相聚的母爱全都倾贯在她的身上,骆清心两辈子都没有感受过这样的亲情,想到无辜又可怜的辛三小姐,她也不想让这可怜的母亲知道真相。
至于晚上,骆清心早早回房睡了。
当然,这是做给辛夫人看的。
三天之后,楚州刺吏开始发难了,他终于收买到另一个证人,辛府里那么多下人,想要找个贪财的,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