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女神探_作者:晴刀(142)

2018-10-04 晴刀

  云宣早有准备,解释道:“我并未打算瞒着殿下,只是认为刘洪品固然该死,但也不至于要诛杀他九族,毕竟刘尚任职大理寺期间也能将大部分案子审理得当,而且还以身作则地改善了大理寺的许多不良作风,也着实有可取之处……”

  纵然眸中已经有了不虞之色,但洛长念却还算得镇定,语气不似是苛责,而更像是在与他探讨:“刘家在朝中虽比不上四大世家,但毕竟刘尚为官几十年也有些根基,这些年为二皇兄做了不少事,此次是除去他们的大好时机,若不斩草除根只怕他早晚会卷土重来,就算他不情愿,二皇兄也会推波助澜,到时候就会无端又多了一重麻烦,你在沙场运筹帷幄多年,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经此一案,莫说刘家,连沈公都会对逸王失望而趋于中立,我们又何必再赶尽杀绝?”云宣态度坚决,一字一句道,“在战场上我杀的是意欲侵犯我大周的敌军,而非本该一脉相承的大周子民。”

  双目相对,纵然近在咫尺,却似是隔着天南地北的距离。

  洛长念轻叹了一声,站起身来朝他走去,抬起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无奈道:“你怪我对他们痛下杀手?那你可知成王败寇,又是否忘了我在琉璃别宫的一劫?朝堂上的风云诡谲向来不比战场上的更简单,一味的心慈手软只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你难道不明白吗?”

  “殿下所言我都明白,只是你我要做的事便是守护太子平安,好让他登基之后能以宽仁之心善待天下百姓,倘若现在便因皇位之争让大周鲜血横流,岂不是有违你我初衷?”语气亦轻缓了些,云宣道,“刘洪品罪不可恕,但他的族人大多无辜,何必要为难老弱妇孺,难道只为了以儆效尤四个字吗?”

  洛长念苦涩一笑,将搭在他肩膀上的手缓缓收了回去:“人人都道从生死场上归来的将士大都冷血无情,视人命为无物,但没想到你却是个例外。想当年我被父皇派遣为督军,你我在边疆携手作战,共抗天人死里逃生,那时是再也默契不过。没想到几年不见,你卸甲归来,虽然依旧还是我最信任的兄弟,却已经听不懂我话中的意思了。”

  窗外有风来,吹得书案上的蜡烛忽明忽灭,像是这世事般无常。

  那时方年少,那时也有共同的敌人与目标。

  听他提及往事,云宣亦心生感慨,道:“之前殿下先行回朝,正值逸王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若手段不狠厉些,只怕会后患无穷。但自从向将军回来接任丞相一职后,殿下如虎添翼,对逸王一方已从防守转向慢攻,倘若一味追求杀戮,恐怕还会引起皇上反感,说不定会适得其反,让皇上误以为太子的宽厚仁慈已不复存在……”

  “这些事情都是我做的,父皇不会查到太子身上,阿宣,你还是太过仁慈了。”轻叹着摇了摇头,洛长念道,“也罢,既然你已经向父皇上了折子,这次也便依了你,但下次切莫再如此冲动了。你离开朝廷太久,不知道有些人对自己人甚至比敌军更残忍,他们永远不会感念你的宽容大度,反而会借此化为利刃来伤害你与你深爱的人,到时候再后悔却是晚了。”

  第69章 暗潮涌动(四)倾诉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 苏蔷便醒了过来,喝了口水,却是再也睡不着了,索性收拾了一番起身出门, 准备帮孔姨给前院那些刚种下的花草浇点水。

  但已经有人先行一步了,那人手中拿着葫芦水瓢,将从旁边木桶中盛出来的清水浇进了花圃里, 动作轻缓, 极为细心,但也许是因着天尚未大亮, 那模糊的身影让人瞧着总透着几分寂落。

  听到了身后窸窣的脚步声,他停下了动作, 转身看见她, 略有惊讶。

  沉默着, 两人很快便浇完了花, 收拾好东西, 云宣建议去书房坐坐。

  她还未去过他的书房, 只见窗子很大, 正好对着那一片花圃。

  “将军有心事?”待他挑了灯, 留意到他一直浅浅皱着的眉, 苏蔷问道, “难道是沈熙的案子还未完结?”

  “不是。”语气里难得地透着疲倦,云宣请她坐在窗前桌案旁边,沉吟片刻道, “只是最近觉得为官并不比打仗更舒心。”

  与他相对而坐,苏蔷见烛光下他的神色甚是萧索,与往日的精神相差甚远,微有惊诧:“将军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