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逆袭:带着系统去种田_作者:锅小巴(491)

2018-10-04 锅小巴

  不过说是这么说,张倩戳着那红红的,软软糯糯的猪蹄,有点怀疑道:“这真的是猪蹄吗?怎么戳起来这么软!”

  不得不说,张倩这香味,这色相,这戳着就能想象到的口感,让她有点心动了。

  “你等下试试就知道了,只要做得好,味道很不错的,我们家俩熊孩子都喜欢吃。”

  米兰儿说着,也不多劝。

  张倩却已经有点动摇了。

  盖上锅盖,照米兰儿所说的,张倩把那锅红烧猪蹄端上了桌子,然后又回到了厨房了。

  这次回来,米兰儿已经炒好了一盘蒜苔炒肉了,张倩再端上桌,

  等到再回来,米兰儿灶台上放着的是一盆黄豆芽。

  “这是要干什么?”张倩看着只有一盘黄豆芽,再左右看了看,却没再看到有什么肉或者其他菜了。

  “炒黄豆芽啊!”

  米兰儿说着已经热好了锅,将葱爆香,铲子在锅里将葱搅拌了一下,然后倒进豆芽菜进行翻炒,等到黄豆芽炒得开始软了,就放了盐,淋上了醋,最后放了调味酱,然后继续翻炒,差不多调料都入味了之后,就装盘了。

  最后做的是一个萝卜清汤,放了萝卜和玉米,还有剁碎的五花肉挤成一颗颗的肉丸子。

  饭桌上,三人,一人盛了一碗白米饭,碗里是每一样菜都夹了一些,就是张倩皱眉不喜欢的红烧猪蹄,张倩也夹了。

  三人吃得津津有味的,米兰儿也是这样,也就是人多,她才会费心思去做饭,不然只自己一个人吃,无论做多少总是吃不完,而且花费的功夫也是一样的多,米兰儿就宁愿将就着了。

  吃了甜甜咸咸的红烧猪蹄,融入了蒜苔香味的瘦肉,蒜苔里也融入了肉的甜美,黄豆芽看着单薄,但是却被炒得软而不失香脆,吃着还不会太韧。

  吃完油腻腻的菜,最后一人盛上了一碗带着玉米的清香,萝卜的清甜的清汤,满足地喟叹了一声。

  张梓妍饱得打了个嗝,两个大人笑了笑。

  “还行吧?”米兰儿挑眉看着张倩,傲娇地微微抬起头道。

  张倩倒是十分实诚地道:“勉强还行,不过如你所说的,确实是胜在一个新鲜。”

  这点米兰儿也知道,撇撇嘴,没有反驳,她的厨艺也就是这两年才好一点,要不是靠着菜谱,哪里还能吃得这么香。

  吃饱喝足,收拾完了饭桌,锅里烧来洗澡的水也开了。

  张倩母女俩在米兰儿家住下了,不过还有一半的草编没有送出去,有些是船家还不到开船时间,有一些是还不能确定能不能送出去。

  米兰儿和张倩还得继续奔波走访,最后草编送出去的时间都订下了。

  余下的就是等待船家开船,张倩母女俩在米兰儿家住了五六天,在确定了草编的去处之后,母女俩也准备回家了。

  这短短五天,张倩虽然没有养胖多少,但是起码脸色好看一些了。

  “你要是要回去的话就回去吧,剩下的那些我交代张伯帮你安排人送去就行了!”

  张倩想到米兰儿出来大半个月了,知道米兰儿家也有两个儿子,有点感同身受地道。

  米兰儿犹豫了一下,就应下了,“我过两天就走了十七之后的货就麻烦你们了。”

  来接张倩的张伯点了点头,马车轱辘滚动着走了。

  几天相处下来,张梓妍和米兰儿熟悉了很多,现在要回家,趴在小窗口朝米兰儿一个劲地挥手。

  米兰儿想着回家,想了想,准备带点小吃食回去,便拿了钱袋出门去了。

  明日镇这里有一条街道,一些小吃食,米糕甜点之类,要过年了,可以带一些回去到时候分给作坊的人吃。

  这样算起来,曹师傅那一帮人也得送,加加减减,最后要买的数量还不少。

  虽然算着不少,米兰儿还是买下了,现在作坊才刚起步,收拢人心还是很重要的。

  米兰儿一边计算着花费的钱,一边有些雀跃可以回三里村了。

  原本她只是想把三里村当做一个生产草编的地方,真正的家还是打算安在明日镇,结果却是截然相反。

  米兰儿这么想着,心里却是暖烘烘的,有了米长水他们之后,似乎底气莫名地更足了一点。

  米兰儿欢快的脚步在到自己门口的时候犹豫了,看着眼前紧闭的门,米兰儿伸手在破旧的木门上一抹,指尖留下了一抹红色,还是湿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