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歇歇吧,我来。”张小花见了忙道。
“你会干啥。”赵氏拒绝,絮叨着,“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小叔小婶不在家,我们再走了他们咋办?谁照看?你爹不会同意的。”
张小花也有些无奈,有些事情真的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就比如眼下吧,假如赵氏不给张青山和刘氏推碾子磨米磨面,村里人说的肯定是刘氏和张老大不孝,而不会说小叔小婶不孝,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你在身边,你看着不管就是你的错。
可要是张老大和张小叔一样,也去别处生活,离得远一点,张青山和刘氏没事还好,有事还是第一个说张老大不负责任。
因为啥,因为你已经照顾爹娘这么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你这么做了,你中途不做了,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这就和一直做好事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坏事,之前做的好事会被全否定一样的道理,相反,一直做坏事的人,突然做了件好事,那人们会感动会感恩会歌颂。
听起来很寒心,可这就是现实,不是谁能改变的了得,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不做坏事,但也不要做好事,免得要当一辈子冤大头。
就像张老大那样的。
还是小婶子看得透彻,老早就躲出去了,就算被人说几句,可自己轻松是真的啊。
有女当学小婶子!
张小花在心里下了结论。
家里这边,张氏和王明阳回来了,这也是每年年前的礼节。
“这么大雪,你们回来干啥,冻着咋整啊。”刘氏在后屋忙活着准备菜饭,一边说着。
张氏跟着忙活。
“今天还行,没风。”
“那也干冷干冷的。”
“这要过年了,咋也得回来看看你们,离得又不远。”
“那年后就别回来拜年了,折腾的病了我还担心。”
“到时候看吧。你和我爹身体挺好的?”
“挺好的,都这么大岁数了,和年轻人是比不了了,能动就是好。”
刘氏语气带着一点怨气。
“只要不闹毛病就好。小五他们啥时候回来?”
“谁知道!”刘氏开始抱怨上了,“小五回来了两次,他那个婆娘要在老二那边买房子,不回来了。你听听,还要在那买房子,那是她住的地方?也不看看自己啥德行!我跟你说啊,她就靠小五赚那点钱,她是啥也不干啊,挺大个老婆,你说说,就是个白吃饱,那个缺德种,可把小五糟蹋毁了!”
“娘,你这话以后少说吧啊,说多了小五也不愿意。”
“那就是个没心的,整了那么个玩意,几辈子没缺女人了!随便摸摸都比那个玩意强!”
刘氏可算是找到倾诉者了,这一说就没完没了了。
“小五有个公差,这是好事,你说你在那掺和啥啊,你回来种着地,有我和他爹帮着,这不又是一份收入吗?守着家多好啊。你在那也行,你是找个活啊,也不能老靠男人把?不回来,也不找活,就在那白吃饱,你说这样的败家娘们要她干啥啊!”
张氏无奈。
“娘,你管那干啥啊,人家两个人愿意就行呗,也没吃你喝你的。”
“啥呀!现在是我老婆子给他们干啊!地你爹和我收拾的,这家里都是我和你爹,我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天寒地冻的,又得烧火又得扒灰的,有一点孝心也不能这样啊!”
“也是,他们真是太不懂事了,赶明我说说小五。”
“说小五干啥啊,他现在忙,公差啊,都是他那个婆娘,那才是奸懒馋滑呢!”
张氏叹气。
“娘,那现在谁给你推碾子呢,你和我爹还行吗?”
“哈,我们还推,养了这么多儿子,老了老了还叫我们推碾子,他们也不怕天打五雷轰!”刘氏三角眼一番,“老大家的推呢。”
张氏笑了。
“这不也行吗?我还想呢,家分了,可在跟前住着,有啥事也能照顾着你们点。”
“那也不是个好种!”刘氏丝毫不搭交情,“要不是她,这个家能这样?小五被逼走了,我和你爹身边连个人都没有,要是晚上死了,都没人知道!”
“娘,你看,你说这话干啥!”
刘氏也觉得说这话晦气,叹了口气。
“我这不是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