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顿时怔住,余采苦站起身,冷声道:“那位公公还在外面候着,我若此刻说出你是假冒的瑢亲王,你是死路一条!”
杨五猛地一震,拎着药箱愣在原地,但见余采苦一脸正气、并非小人神态,心想这种人应该是讲道理的,便心一横说道:“余大人也没有生病,若让圣上知晓,你也难逃欺君之罪!”
果然余采苦听罢,放声大笑道:“好,那你我各退一步如何?”
杨五毫不犹豫,立刻道:“好。”
两人重新回到茶桌边坐了下来,余采苦道:“我也不问你是谁,你只需告诉我,瑢亲王现在哪里?”
杨五直言道:“这件事还请恕我不能相告。但我确是受瑢亲王亲口所托,否则我也不会骑虎难下,不懂装懂来给余大人看病了。”
余采苦听他话语朴实,语气诚恳,便道:“好,既然如此,我不逼你,但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是什么事?”
“我要你回去禀报圣上,就说我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杨五一愣:“这是为何?”
“……因为我想告老还乡,圣上却一直不准。”
杨五恍然。
他是江湖人士,本不欲多嘴朝堂之事,但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圣上是因为惜才,才会请余大人负责编书。我听说那书是史无前例的巨作,编成了是流芳百世的好事!若是我的墓碑上能多这样几个字,怕是六尺之下也要笑出声来。”
余采苦听他口无遮拦,含笑道:“你心直口快,看来不是走仕途的,有些话我就好说了。这件事看起来光宗耀祖,但没个十几年可完不成啊。我纵使有心,也已经无力了。伴君如伴虎,走到今天已经累了,想回老家种田抱孙子去了。”
他抬起手,指着门外的院子,对杨五道:“你也看见,这里已经没有人了。我早已料理好后事,准备今晚就走。刚才若真是瑢亲王来,我恐怕还要费一番功夫才能脱身。不想天助我也,换成了你,这事倒好办了。”
余采苦笑看着杨五,捋着胡子道:“从今往后,朝堂之事再与我无关。若非如此,你今日怕是没那么容易走出这扇门去!”
杨五笑了笑,并不否认,却忍不住问道:“不知大人是如何看出我不是瑢亲王的呢?”
余采苦道:“刚才若是他,绝不会诊脉无果就走。瑢亲王在治病这件事上极其钻研,当年他小小年纪就救了当今圣上,那不是运气,而是他下足了功夫。”
“救了圣上?”
余采苦把当年李瑢救了李瑁的事简单一说。杨五心道:“难怪瑢亲王这般不着调,皇上对他却十分宽容。”
余采苦似回想起当年的事,叹息道:“瑢亲王若早生几年,煜亲王也不用死了。”
杨五好奇道:“四王爷?此话怎讲?”
余采苦淡笑了笑,面上很有种“这都是命”的神色:“当年煜亲王跟圣上生的是同一种怪病,圣上侥幸被瑢亲王救了过来,但煜亲王得病时,瑢亲王尚且年幼,还不会治病。因此那怪病无人能治,煜亲王才不治身亡。”
杨五恍然大悟,心道:“原来是这个意思。”
余采苦站起身,走到窗前向外望去,沉声道:“荣华富贵……只要身陷其中,便不得解脱。”他神情萧索,像陷入了回忆之中。
半晌,他似觉得自己刚才的话说多了,回头对杨五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今日你我相见,算是有缘吧。我看你秉性纯良,临走送你一句忠告:我虽不知你为何要假冒瑢亲王,但现在朝局不稳,不日必有动荡。朝中不是好地方,若能置身事外,是为上策。”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李瑢带着金贵,去追花晴。
头两天一切顺利。随着离京城越来越远,人迹也逐渐罕至,道路崎岖,两人的脚程就慢下来了。
李瑢从小到大,身前身后都是一群丫鬟小厮锦衣玉食地伺候着,但现在他不仅每天要走上好几十里的路,而且要啥没啥,遇上什么吃什么,赶上哪里睡哪里,外加他大病初愈,这下可把他折腾得够呛。
金贵整日的提心吊胆,他见李瑢脸色蜡黄,就怕这位瑢亲王哪天一个撑不住倒在半道上,那他就只能跟着一块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