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中原大陆的人还是非常安土重迁的,但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属于枯城土生土长的百姓,只不过是在枯城之中挪动一个位置重新建立家园而已,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特别大的事情。
因此,抛弃荒郊,到了另一个较为远一点的地方重新建立家园,就成了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只是,当这件事情完成之后,人们就发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不是所有人都有泥瓦匠的天赋的,在建造这个新城区的人之中,有些人出的力气就会比另外一些人要更多一点,而有一些人,比如说没有人赡养的老人和被抛弃的孩子,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贡献。
那么,这些人该怎么安置?
镇长倒是好心,想要在新城区的边缘挑出几间房子来给老人和孩子居住,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方案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情。
原因很简单,给老人和孩子的房屋,是免费的,并且是没有安排任何武装力量的。
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不管社会发展的程度怎么样,总会有那么一些流浪汉或者无所事事的地痞流氓存在的,这些人成了现在这个模样,理由可能有千奇百怪,但现象却是始终一致的——这种现象,几乎成了历史的必然。
就是这些人的存在,让镇长的提议成了没有办法执行的尴尬好心。
在这些老人和孩子住进房屋中之后的两天,就有人上报给镇长,说是那些老人和孩子露宿街头。
镇长那个时候还有点好奇,还亲自上街头去问问那些老人和孩子,结果他还没有走到下人们禀报的地点呢,就看见自己划分出来的房子中陆陆续续走出来几个衣着邋遢、笑容猥琐而且得意的高大男人。
这下,就算不用任何人汇报,镇长也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当即,镇长就反映了过来——他之前的方案,不可以再继续进行下去了。
这些老人和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要是再这么平白地让他们在新城区占有这么好的资源,就算是新城区正常的居民允许,那些地痞流氓也会成为这些老人和孩子最大的威胁。
事情真要到了那种地步,那么镇长今天所做的这个决定,就不是在帮助这些老人和孩子,反而是变相地将他们推到那些地痞流氓的手中——在这些老人和孩子完全没有自保能力的前提下。
及时反应过来的镇长打了个寒战,当即就让自己的下属将那些老人和孩子集中到了自己的后院之中,挤挤攘攘地排满了整个院子,和他们细细说了事情的利弊之后,又留他们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将那些老人和孩子送回了荒郊。
这是荒郊第一个意义上、重新回归它的怀抱的住民。
也正是因为这些老人和孩子的回归,荒郊才能从原先的名字之中脱离出来,成了今天的“荒郊”。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者和孩子的思维比较干净的缘故,当荒郊只有他们的时候,之前发生的荒郊之中的血腥情况全都消失了,荒郊变得安静、无害、甚至有些温柔和慷慨——只要你稍微用心一点,总能从荒郊的各个角落之中,发现足以果腹的东西。
至于那些御寒的衣物,镇长每个月都会派人给他们送过来,这倒是不用担心。
时间就这么流逝,本来只是一群老者安详等待着生命最后一刻到来的地方、本来只是一群孩子长大之后就准备离开的地方,却忽然又有了新的住民。
之前就说了,荒郊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毕竟,作为枯城最初的中心,住的可都是一群权势在手、注重享受的主,住户的样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住户的本质并没有变。
第一卷 第437章 险恶用心
那都是一群在刀口上讨生活的主,还活着的时候不对自己好一点,还想着死了将手中的一切留给别人享受吗?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整个荒郊的空间也非常大,并且,荒郊之中存留下来的房子更坚固,只要来的人稍微打扫和整修一番门窗之类的地方,就能安然入住。
可以说,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精神影响,荒郊其实是一个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现在,这种干扰变得弱了,马上就有人察觉到这种变化——或者说,第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并没有察觉到这种变化,但抱着总是要死的心态,想要给自己找一个稍微体面的地方死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