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上一辈才发家,过过一段时间苦日子的王懿王大善人,温家上数四代,就已经是坝江县有头有脸的乡绅了,温夫人是府城从六品通判家的庶女,虽然在家的时候不怎么得长辈的重视,可总归也是官家的女儿,嫁来坝江县后,自持身份,不论做什么,都要讲究排面和规矩。
温家这对夫妻在这一点上脾气相似,之前去单家,只是因为看在县令的面子上的缘故,可实际上,对于单家的很多东西,他们并不怎么看得上。
就好比那修建了好些年,在村里人看来依旧气派,可是在他们眼中却破旧不堪的房子,还有他们家里那些简陋的,已经有了磨损的桌椅,让人坐下去的时候,都怀疑是不是会坐断椅腿,或是藏污纳垢,脏了他们的衣裳。
温夫人也不喜欢那些乡间小道,因为单家的鸡鸭牲畜还有不少都养在之前家附近那个由荒宅改建的牲畜棚里,即便收拾的再仔细勤快,也不免会有一些难闻的味道,还有放鸡鸭出来时,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家畜们随地排泄的污物,让温夫人每走一步,都担心自己会踩到一些不该踩到的东西。
其实这些对村里人来说,都是一些小事。
哪家的家伙什不是敲敲打打用烂为止的,哪家不养鸡鸭,院子里没点鸡屎鸭屎的?城里那些有钱人的矫情让他们理解无能,可同样的,贵人们也接受不了乡下那样脏乱的环境。
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可不是美丽的风景和可口的美食能够弥补的。
“要不,让奶娘带着几个护卫陪着凛儿去乡下?”
温夫人脸上难掩纠结别扭,从平柳村回来,她洗了足足三桶水,总觉得自己身上还有那股子怪味儿,想到还得再陪儿子下乡一趟,她的脸色都变得青白了。
“县令昨个儿,可是又去了一趟单家呢。”
温老爷长叹了一口气,没有直面的回答嫡妻的问题。
要说单家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做菜的手艺了,前些日子温老爷带着妻儿下乡,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明明就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可是味道就是要比他家里的厨子高上几分。
他也算是品尝过不少美食的,包括县城以及周边的镇子上的饭庄酒楼,他也去遍了,可算下来,也就好运来饭庄近些日子最红火的那几道招牌菜,和单家老太太的手艺有一较高下之力。
如果单家不是被县令看中的,威逼利诱,他都想哄着单家的老太太来家里当掌厨。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荣信那样灵敏的舌头,那些吃了单家饭菜的人都当饭菜美味的秘诀是蒋婆子自己的手艺,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原材料,温家夫妇同样如此。
“算了,不就是再去趟乡下吗,县令还是侯府出来的,也没见他嫌弃乡下的那些东西,我们还得在这个父母官手下做事呢,上行下效,总不能让他觉得,我们心里头不服他吧。”
温老爷叹了口气,还是默认下了下乡的事:“等过些天,书塾临休的日子,我们再带着孩子,去一趟单家吧。”
想着哭闹的儿子,以及做事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新任父母官,温老爷咬了咬牙,对一旁的温夫人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
温夫人静默了片刻,想着白日里刚刚叫她过去训话,说她亏待了凛儿的婆婆,心里那口气,出也不是,憋也不是。
算了算了,到时候让底下的人准备一些软垫,再备上一套换洗的衣衫鞋袜,大不了真的脏污了衣裳,换了就是,家里也不缺那点裁剪衣裳的银两。
温家的小霸王还不知道爹娘允了他的要求,正拿着那天上山分到的山果子,得意骄傲的向自己的同伴,炫耀自己的所见所闻呢。
“凛哥儿,凛哥儿,乡下真有那些会排排坐分果果的松鼠儿吗?”
“凛哥儿,凛哥儿,乡下真有那些甜嘴的红果子,还有那些咱们都没吃过的点心吗?”
“凛哥儿,凛哥儿,乡下的孩子真的能下河游水,捉鱼捉虾吗,自己捉上来的,还能比家里的厨子做的好吃?”
这些天,温凛简直成了书塾里的风云人物,每到课间,总会有一群孩子围绕着他,像他打听乡下的事。
“他是吹牛的,乡下哪有什么好东西,我家在乡下还有庄子呢,那片庄子还靠着山,怎么从来就没有见过松鼠给我分果子。”
和温家家世相当的小霸王不服温凛能够得到比他更多的注目,气急败坏之下,跑出来想要戳穿他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