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宋招娣和钟建国工资高,一年给赵银五十块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她只是不想便宜赵银。
如果钟大嫂不愿意,宋招娣也不想勉强,为了五十块钱,逼着钟大嫂做她不愿意做的事,也不是宋招娣的本意。
快到钟家门口,宋招娣不忘回头叮嘱几个孩子:“进去了都给我忍住,不准笑。”
“娘,我们知道。”钟大娃推一下她,“走了,走了,快进去。”
钟大嫂回头道:“屋里站不下。”
“那我带着几个孩子在外面。”宋招娣接的特别快,“你和建国进去。”
宋招娣对这个筒子楼有印象,原主来的时候,也是这个时候,筒子楼里的人都在做饭,整个楼道里全是烟火味。
今天也一样,钟家对面的人正用炉子炒菜。瞧着宋招娣看她,下意识点头微笑。眼睛扫到她衣袖上的黑袖章,意识到不应该,便开口说:“你是建国的媳妇儿?”
“是的。”宋招娣往屋里看一眼,见里面全是人,就回过头问正在做饭的女人,“里面都有谁?”
女人楞了一下:“你不知道?不对,你不认识?”
“我只认识大哥和我表姨一家。”宋招娣道,“建国的继母是我表姨。”
女人点头:“这事我知道,胜利的妈说过。你嫁给建国,她都没领着你认识认识亲戚?”
“我表姨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我们相看两厌。”宋招娣怕把赵银招出来,干脆走到女人身边小声说,“她做事这么不讲究,就不怕她的胜利讨不到媳妇?”
女人很讨厌赵银,见宋招娣也不喜欢,便说:“她和胜利都有工作,家里又没老人要养,这么好的条件,城里的姑娘不愿意嫁,到农村找媳妇,想挑个什么样的都能挑到。只要她舍得出粮票、油票和布票。”
“难怪呢。”宋招娣往屋里看一眼,听到有人提时间,“这里埋死去的人,是不是还讲究时间?”
女人也听到对面屋里的话:“十二点之前。现在快十一点了,再过一会儿就会去墓地。”话音落下,钟建国抱着照片,钟卫国抱着骨灰盒出来。
宋招娣连忙冲孩子们招招手,小声说:“跟在你们大妈身后,手拉着手,别走丢了。”
“娘,我们知道。”二娃很好奇,“爷爷就在那个盒子里面?”
宋招娣点点头:“别说话,跟上去。”一手拉着二娃,一手拉着三娃,跟着大部队下楼。到路口,宋招娣被钟大嫂拦下来。
宋招娣疑惑:“不走了?”
“咱们女人只能送到这里。”钟大嫂道,“这边的规矩,埋死人只能男人去。”
宋招娣还真不知道这个规矩,看到赵银也没再往前走,“那咱们现在直接回家?”
“本来是去她家吃饭。”钟大嫂指着不远处跪坐在地上,扯开喉咙,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累的赵银,“咱们不走,她能哭到下午。”
自立好奇:“为什么?”
“不想管饭呗。”钟大嫂道,“小宋,咱们回家做饭,待会儿都去我们家吃。”
宋招娣点了点头,走出一段距离才说:“今天这事怎么弄得小孩过家家似的?”
“现在虽然不准烧纸,放鞭炮,但也没有像她家这么安静的。”钟大嫂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家成分有问题,埋人都偷偷摸摸,不敢惊动左邻右舍。”
宋招娣好奇:“那为什么这么安静?我刚才数一下,加上建国三兄弟,成年的男人才八个。咱们钟家只有这么多人?”
第84章 猝不及防
钟大嫂:“咱们钟家的人多。虽然没有亲叔,亲大伯,但有几个堂叔,还有两个亲姑姑。那两个姑姑跟咱妈关系好,赵银把卫国和建国赶出去的时候,两个姑姑过来跟赵银说,不能做这么绝。赵银逮住人家骂一顿。
“后来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赵银也不照顾。两个姑姑和建国、卫国把两位老人送走,就跟咱爸断往了。人家昨天过来看一眼,就跟我说今天不来了。几个堂叔家里的孩子结婚,都是卫国过去帮忙。咱爸和赵银装不知道,不出礼金,也不过去帮忙。
“几个叔叔今天能过来,也是给卫国和建国面子。几个婶子没来,也没别的原因,就是烦赵银,也怕被赵银缠上。刚才大家在屋里商议着怎么埋,赵银也不说给人家倒杯水,递根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