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说,“厨房有师傅做面。你只需要在顾客来的时候招呼他们,没人来可以歇着。”
“行。”苏寒应下。
上午10点刚过,面馆里没什么人,苏寒便在旁边呆着。等到午饭时间,面馆里的顾客便多了起来。
只是没等苏寒上前招呼,顾客便发出阵阵惨叫,“一碗面15贝??昨天还是10贝呀!”
“抢钱呐!”
“怎么这么贵?”
老板娘长叹一声,跟着发牢骚,“物价飞涨,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店里的东西跟着一起涨价。”
“随你吧!爷不吃了!”当即就有人愤然离去。
另外几人蠢蠢欲动,似乎想跟着一起走。
老板娘继续诉苦,“外面哪样东西不涨价?去哪儿都一样。”
这话如一盆冷水浇下,顾客们顿时熄了心思,纷纷点一碗最便宜的面当午餐。心里想着的,多半还是明天自带午饭。
苏寒当即招呼起来。
过了没一会儿,那个说“爷不吃了”的顾客悄悄回来了。
苏寒只当不知,继续点餐、上菜。
下午一点,顾客离开,面馆里渐渐变得空荡起来。厨师专门下厨,做了碗牛肉拉面端过来。
“谢谢。”道了声谢,苏寒开始吃。
牛肉拉面,使用后饱腹度+25,吃完后直接把苏寒的饱腹度提升到100。
“年纪轻轻的,怎么想当服务员?”老板娘颇为好奇。
苏寒一本正经地说,“能吃饱饭,有地方住,还有钱花,当服务员很好。”
老板娘发自内心地觉得,这姑娘追求真低。可她好不容易招到一个不嫌工资低的员工,总不能把人劝退。于是老板娘认真地给新员工加油鼓劲,“努力存钱,日子会好起来的。”
“恩。”苏寒笑着应了声,心里却想,钱可不能存着,一到手就得全部花光。
晚饭时间又忙了一阵,直到晚上7点才停下。
老板娘打算关门回家。她指了指一旁不足五平米的小卧室,叮嘱道,“你就睡这里。”
苏寒仔细打量了下,觉得还不错,起码有床有被子。
许是觉得居住条件过于寒酸,老板娘讪讪笑了下,掏出100贝递出,“给,今天的薪水。晚上要是觉得饿了,可以到厨房煮面吃,不收你钱。”
苏寒不但不介意,反而高兴的很,“太好了。”
老板娘沉默一瞬,心说,这姑娘……真憨呐。
殊不知新上任员工免费有地方住,吃饭不用花钱,每天还有工资进行补给,自觉占了大便宜。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纯属虚构,谢绝考究逻辑和原理。
8-9点现实时间、游戏时间一致,9点以后,游戏时间增快N倍。所以第一个副本结束后,玩家们出游戏舱还能赶得上吃午饭。(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制高点-百年世界经济风云录》讲的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史
**
香皂是消耗品,一次用一块,可以增加20清洁度。不是现实里一块香皂半个月啊!!
药品也是消耗品,用一次消失。
第3章 通货膨胀2
老板娘走后,苏寒迅速赶去超市。只是等她到达的时候,超市里的食物和日用品已经被搬空。
架子上还有些婴儿辅食和酱料,因为无法用来填饱肚子,所以被剩下了。
苏寒想了想,沿着马路慢慢踱步——她打算四处找找看,附近会不会有便利店、小卖部、药店之类的地方。
走了十分钟,找到一家便利店。进去一看,货架空了大半,简直像是刚被土匪洗劫过。
继续往前走,有家大药店。走进去一看,货架全空,苏寒差点以为这家店要关门不干了。打听后才知道,民众疯抢的太厉害,东西都被买光了。
苏寒似有所觉。她轻声嘟囔道,“看样子比起货币贬值,货品库存不足的问题似乎更严峻。”
货币贬值,少归少,起码还能买到点东西。货品库存不足,那真是挥舞着钞票都买不到物资。
苏寒到处闲逛,只当是晚上散步。走了足足四十分钟,她终于在犄角旮旯里发现一间小卖部幸免于难。
“需要什么?”店主主动招呼道。
苏寒顿时一愣。其实她已经囤了不少东西,只是有用的物资哪会有人嫌多?当然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