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跟着的女眷闻声掩唇笑道:“王妃待世子这么好,果真是一片慈母心。”
“是啊,王妃待世子是真的好。连世子妃都选的是世子喜欢的。”
韶王妃得了追捧,笑得抚了抚肚子:“世子好了,我这肚子里的小郎君才能好不是。”她说着回头,对身后的少年笑,“十郎快看看,可有喜欢的料子,回头让家里的婆子也给你做几身。”
被叫十郎的少年似乎有些胆怯,只抬眼看了下店里的情形,就垂下眼直摇头。
韶王妃随即笑开,随意指了几匹料子,把手一挥,那仆妇就要伸手连带着把刚才那块藏青色的布料一起抱走。
“且慢。”赵幼苓出声。
仆妇脸上还挂着笑,闻声笑容一僵,扭头盯着她怒道:“哪里来的小娘子,这般不懂规矩,敢在王妃面前大声喧哗!”
见那仆妇嚣张得很,赵幼苓蹙眉,扭头看向掌柜:“这布铺子里可还有货?”
掌柜回道:“这料子产量低,一贯进的少,这颜色只剩下这些,够做一身衣裳……”
不等人说完话,那仆妇便大声呵斥:“既然只剩这些,理当归我们韶王府!”
赵幼苓不欲理睬她,只看向韶王妃,问道。
“先来后到四个字,王妃可知晓?”
第46章
“先来后到四个字, 王妃可知晓?”
赵幼苓话音落, 锦绣坊内立时安静了下来, 那些没来得及走的女客们都诧异地望着她。
赵幼苓淡然接受每一道落在身上的视线。
本被人吹捧得洋洋得意的韶王妃愣了一愣, 后知后觉回过神来, 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赵幼苓,觉得这可能又是哪家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娘子,为了能招惹谁家小郎君或夫人注意,故意说这些“大义凛然”的话。
她往赵幼苓身边的妇人脸上看去, 同样诧异的神色,显然并不相识。这么想,韶王妃眉头一拧,随后舒展开,弯了弯唇角:“你是哪家的小娘子?”
不等赵幼苓回答, 韶王妃又道:“这先来后到是有说法, 可小娘子还没给钱, 这料子怎么也到不了小娘子的手里吧。”
见韶王妃的脸上没有恼怒,赵幼苓知道, 她压根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显然也早已习惯了身边的仆妇这般作风,只觉得自己看上的东西,就算是别人先看上的,也理所当然能拿到手。
“那王妃的钱,给了吗?”赵幼苓问。
韶王妃微微侧头,仆妇立马得了眼色:“小娘子是没注意么?”她拿了柜面上的钱袋, 在手里颠了颠,“这可不就是买料子的银钱。”
刘拂接了句:“掌柜的收了吗?”
仆妇一怔,脸色难看的瞪眼:“掌柜的怎么会不收,我家主子可是韶王妃。”
“韶王妃又如何?”赵幼苓让丫鬟也往柜面上摆了个钱袋子,闻声脸上一冷,淡淡问道。
“大胆!”仆妇又急又怕,眼角瞥见韶王妃难看的脸色,和铺子里众人嘲讽的神情,厉声呵斥,“哪来的小娘子,口出狂言,竟然敢藐视堂堂王妃!”
汴都自成皇都后,便日渐聚集了不少南迁的世家及朝中大臣的家眷。崔氏被指婚给韶王后,汴都崔家便赶忙将她接回本家,将不少世家谱系及女眷的身份喜好都一一与她说了一遍。
崔家怕她出身小门小户,在韶王府中闹出笑话,惹来麻烦,还将家中几个仆妇婆子送作她的陪嫁。这仆妇就是当初崔家送的陪嫁之一,自认熟知汴都各家女眷,又时常帮着崔氏出主意,因此就被崔氏带在身边,陪同进出。
她不认识的人,只怕不是什么出身富贵的。
仆妇呵斥时,口中的语气自然而然就带出了厌恶。
“韶王在民间口碑素来不算差,如今又有了功勋,与天子手下武将修成生死之交,又素有风雅之名在文人墨客间流传。”赵幼苓敛目淡笑,“韶王的种种好名声,都是平反后日积月累而来,拼的是血是汗。王妃难道不知?若是王妃知道,怎么就有胆敢仗着韶王府的名号,耀武扬威,丢韶王的脸?”
其实她不在意崔氏怎么丢韶王的脸,可她在意崔氏脏了韶王妃这个名号。韶王的妻子,她的嫡母,理该是当初那位温柔持重的女人。
“一块料子,王妃若是看中也就看中了,真心想要,只需好好说道几声,民女自然会让出来。但是难听的话既然已经先说出口了,民女不想让,难道王妃真要强取豪夺?”赵幼苓冷笑了一声,斜睨仆妇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