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的确看出了不少热闹。
茯苓也跟着人一起去了, 去了半天,回来时兴高采烈,张口便道喜:“刘小郎君中了榜眼,皇上钦点的榜眼!”
她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皇榜刚一贴出来,我就想着要回来告诉小娘子。也不知小郎君游街会是个什么模样。”
赵幼苓手里的笔往前一转,笔杆敲了敲茯苓的脑袋。
“这么想看热闹?连你家小娘子都不要了?”
茯苓嘿嘿一笑:“哪能呀,这不是就回来陪小娘子了吗。”
“是啊是啊。”
主仆二人说笑间,有婆子来传话,说是有位大人求见公主。
赵幼苓有些诧异。
这些日子不断有人登门,来见韶王的,来见顾氏的,还是头次有人指名道姓是来见她的。
她往前头去,一眼就见到了与魏氏站在一处的男人。
来人一身锦衣,神情略显疲惫,竟是她如今还心存怀疑的魏泓韬。
赵幼苓站定,飞快敛去面上的诧异,看了看魏氏,这才不慌不忙行礼:“魏大人。”
魏泓韬回礼,礼罢他的目光仍旧还在赵幼苓的脸上打转。
“公主,我爹是……只是来……”
魏氏几次想开口,话到嘴边却似乎不知该如何言语。犹犹豫豫,她只能赔礼。
“我爹有个不情之请,想劳烦公主帮个忙……”
赵幼苓笑了笑,看向魏泓韬,道:“魏大人?”
她没和这人有过接触,只听说是位刚正不阿的人物,又精通各国语言。是鸿胪寺必不可少的人物。
魏泓韬未开口。
魏氏咬唇:“公主,这事说来有些难以启齿……”
魏氏的话还没说完,赵幼苓脸上已经挂不住笑了。
“难以启齿?”赵幼苓漠然,“既然是难以启齿的事,魏侧妃和魏大人何必到我面前来说。”
魏氏愣住。
不等魏氏给出什么回应,赵幼苓就听到了一声叹息。
“殿下是已经猜到了是不是?”魏泓韬问。
“猜到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丫鬟斟茶,赵幼苓喝了口,问道。
魏泓韬答:“确实是件难以启齿的事。”
赵幼苓唔了一声。
算是承认自己的确猜到了一些。
魏氏有些不甘看到她这样的态度,朝魏泓韬看了过去。
见魏泓韬摇头,她又不得不咽下气,抓着茶杯盖子的手有些用力,“嗒”一声,磕在了杯盏上。
“前朝的越窑杯盏,王爷费了不少功夫才淘到的,不舍得藏起来就拿出来用顺带显摆,磕碎了就不好了。”
赵幼苓不轻不重一句话,叫魏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好不精彩。
她也难得抬起眼皮,仔细将魏氏打量了一番。
她不止一次觉得,她爹韶王赵檀是个眼光不大好的人。韶王府的后院,从过去到现在,天姿国色有,小家碧玉有,相貌平平者也有,颇有些来者不拒,似乎压根不会精挑细选。
三个侧妃,由天子赐婚的魏氏算是长相最好的一个,余下的文氏和甄氏就显得寻常了些。
只是现下看来,魏氏不如呼延骓生得好。
同父异母的兄妹,到底生母的容貌有不同。她爹韶王的眼光,不如她。
赵幼苓没将魏氏的反应放在眼里,魏泓韬知晓原因,只能叹息。
“那位……呼延郎君的生母……可是戎迂的公主?”
“如果魏大人说的是那位乌仑大可汗的爱女,后来迫于无奈嫁给叱利大可汗,几年后过世的呼延多兰公主。那么,是的。”
赵幼苓将杯盏放下,说道。
呼延骓的身份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生母的也同样。
“公主是何时……去世的?”魏泓韬看了看赵幼苓,情不自禁上前一步,紧张地追问,“她……去世之前,过得好吗?”
赵幼苓抿唇,直视他道:“过的好与不好,大人很关心吗?”
魏泓韬苦笑两声:“是臣没资格关心……只是身为故人,仍是想知道,公主她……过得如何。”
赵幼苓一笑:“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殿下……”魏泓韬叹息,“殿下明知道臣是为了什么,何必这么折磨臣。臣是对不住公主,的的确确犯了错,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