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天子抬手一指,点着殿中瑟瑟发抖的几人,喝道:“来人!将这几人押下去严查,朕要看看,太子的羽翼究竟有多丰满!竟然胆敢联合吐浑,以大胤疆土为酬,构陷手足!”
朝臣大惊,那被天子点出的几人口中惊呼求饶,然而根本无用,被殿外侍卫连拖带拽地拉出了大殿。
龙椅上,望着被带走的□□羽,天子忍下暴怒,长舒一口气。
“九辞。”
“陛下。”
“朕果然还是老了。”
胥九辞不语。
天子看他,笑了一声,再看满朝文武,敛去了最后一丝笑容。
“朕老了,这个天下,得交给该交的人了。”
半月后,大军凯旋。
汴都城上下无关身份,男女老少都涌到了街头,扶老携幼,无一不是为了迎接他们的英雄归来。
天子年迈,太子幽禁,韶王率领群臣宗亲,代替天子于城门外迎候大军。
大军出现前,百姓们远远地看着韶王和群臣,笑语盈盈,评头论足。说韶王英俊风流,评某某大臣满肚肥肉。
这些人,之前还因穷凶极恶的吐浑兵吓得不知所措,而今捷报连连,过去失去的疆土城池逐一被收回,他们的恐惧担忧已然随风飘散了。
“来了,来了!”
“往后退,都往后退!”
“哎呀,别挤了!”
站在前头的人最早看到人影过来。呼啦一声喊,哪还管挤不挤的问题。
维持秩序的官兵被连推带搡,急了也不敢在这时候抽出棍棒教训百姓,只能苦着脸费心费力地劝,好不容易这才把中间的道给清了出来。
马蹄声渐渐近了,整齐有立的脚步声,如同齐整的鼓点,一下一下,捶在人的心头。
而后,迎风招展的旗帜出现在了眼前,后面跟着几个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年轻将领。再往后看,还能看到一个女子模样,同样骑着马,英姿飒爽,叫人挪不开眼。
将领们到城门前,翻身下马,恭敬地向着韶王行礼。
领头一人身姿修长挺拔,神情肃穆,行礼后微微侧身,将身后的女子轻轻推到人前。
距离远了,听不清前头都说了些什么。
只见得后面的人越走越近,白茫茫一片,似是雪一般苍白。等到远处的白渐渐近了,人们才看清后面究竟都是什么人。
是凯旋而归的战士们身穿白衣,扶棺而来。
白色的衣,黑色的棺,白茫茫,乌压压,沉重得令人窒息。
吵闹的百姓们不约而同安静了下来,谁也不说话,静静的用哀恸的眼神,注视着这些无声归来的英雄。
一车,两车,三车……
渐渐地,人群中响起了低泣声。
再不见欢喜。
第138章
东宫。
如今已成了禁军镇守的重地。太子被幽禁在其间, 便是连太监宫女, 也不得迈出东宫地界一步。
身着甲胄的侍卫们一言不发地屹立在东宫外各处, 几处宫门被严严实实的看守起来。
兴许是因入了冬, 汴都难得落起大雪, 东宫里早已没有了花红柳绿的意境,只看得见白皑皑一片。东宫的那些莺莺燕燕也只肯躲在各自屋内取暖,不再往外头走动。
来送炭火的小太监给侍卫验过后进了东宫,前脚才进殿, 后脚躺在罗汉床上沉着脸的男人猛地坐了起来。
那小太监左右看了一眼,飞快道:“殿下,韶王世子和呼延驸马回来了。陛下似有下诏废立……的打算,可是要立即?”他没把话说完,只拿手往脖子上抹了一下。
太子眼瞳微微收缩。
半晌, 咬牙道:“立刻!”
(缺)
呼延骓等人回到汴都, 只匆忙见了天子一面, 便各自回府。
公主府还是原先的样子,阿泰尔虽是个莽撞性子, 可有赵婳在, 还是将整个公主府打理得有条不紊。
战事最吃紧的时候,公主府门前冷落,等捷报连连传来,登门拜访的人便逐日增多。阿泰尔不耐烦与人虚与委蛇,可为了不给兄长添麻烦,还是耐着性子, 与人来往。
赵幼苓回府头件事,就是抱了抱被喂成胖球的潼哥儿。
潼哥儿是个好脾气的小娃娃,跟着玩了一会儿,就赖着不肯让她走。赵幼苓索性拐了小胖球回屋,一大一小在床榻上咿咿呀呀玩闹,倒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