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撩人不自知_作者:乔一木(6)

  所以她温声温语跟郦满萤攀谈起来,郦满萤也不是荀傲的性子,两人交流竟意外和谐。

  过了会,皇上,大长公主和太后扶着太皇太后过来了,众人马上起身,跪拜行礼,皇上叫起后和太皇太后,太后,大长公主坐到了最前面的位子。

  柴未樊轻轻用手绢擦了擦手,然后安静等待好戏开场,她抬起眼,恰好看到长公主和宝阳郡主两人一起起身,直直朝太皇太后的位子走去。

  过了会,两人回来了,走在前年的长公主面色阴沉,心情貌似不大好,紧跟在后面的宝阳郡主则精神奕奕,面有得色,时不时漫不经心挽起衣袖,露出白玉般的手腕以及手腕上的一串檀木香珠。

  柴未樊用手绢掩住唇,生怕让人看见自己嘴角泄露的笑意,盛盏悄无息给她剥了瓣橘子,递过来,她轻咳一声,接过来,小心放进了嘴里。

  ——嗯,很甜!

  好戏终于开场,柴未樊便收住心思,专心看戏,平时她除了绣花下棋就是和宫女侍婢们聊天,日子简单又乏味,如今好不容易遇到个稀罕事,可不就看入了神,不知不觉间,就看到了结束。

  走在回宫殿的路上,还有些兴奋,欢喜地和太嫔谈论这场戏,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太嫔很少看她这么开心,十分欣慰,说:“你要是喜欢,以后再有这种活动,姑姑就带你过去热闹热闹。”

  柴未樊却立刻摇头,说:“还是算了,偶尔看戏是一时消遣,到那里还得跟人应酬,樊儿还是喜欢在保春殿待着。”

  太嫔摇摇头,笑:“你啊!”

  柴未樊调皮地笑笑,挽住了姑姑的手臂,脚步轻快,身旁董嬷嬷一脸宠溺地看着她们,身后宫女脚步轻盈整齐,提着宫灯,灯影朦胧,宫墙悠长,一众人的影子倒立在宫墙上,合着宫墙外的树影,一阵晚风拂过,宫衫飘逸,树影婆娑,映在宫墙上,形成一幅美丽悠闲的画卷。

  宫里的日子,就是这样幽静而安宁!

  虽然宫闱诡秘,偶有委屈,但日常大部分就是这样纯然而静谧!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又无波。

  转眼到了中秋的日子,中秋前两天柴府就打发人来询问柴未樊今年是否回柴府过节,但实在算不上重视,只托人捎了个口信,可见有多表面功夫,柴未樊也毫不含糊地拒绝了,自父母去世,柴府对她来说已毫无留恋,他们各自心知肚明,并在维持表面亲昵的同时又实在地疏远。

  她已入宫三载,同时,也在宫里度过了三个中秋。

  倒是跟她一起入宫的盛盏,卷碧二人心疼她,小心翼翼地跟了她一天,生怕她触景伤情,还找了几个宫女太监陪她玩过家家的游戏,柴未樊摇头好笑,她今已十二了,再不是当初那个失去父母,天都塌了的柴家四小姐了。

  中秋那天,宫里也有活动,尤其晚上,有个宫廷宴会,但太嫔一向对这些活动敬而远之,等闲除了必须去的场合,其他一向称病推辞,柴未樊自然也不会去,她们姑侄二人守在保春堂,办了席精致的酒菜,又招聚一众宫婢们赏赏月,聊聊天,做些小玩意倒也自得其乐。

  中秋第二天,庆林园的中秋礼到了,四皇子一向孝顺,这么些年虽待在庆林园,但逢年过节总不忘备份礼物送往保春殿,就是路上可能会偶有延迟,过了节日才会送到太嫔手中。

  太嫔也不介意这个,每收到庆林园的礼物,都能让她开怀好几天。

  过了中秋还有件大事——柴府老太太的大寿,亲祖母的大寿,她自然是要回去祝寿的,不仅要回去祝寿,还要提前准备好一份寿礼。

  柴未樊没有太过重视,但也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来,她想了想,从自己的私库里找出一座品相还算不错的观音像,又自己亲手缝了对鞋袜,就算作此次的寿礼了。

  到了过寿那天,一大早,她带着盛盏和卷碧二人出了宫,坐着马车,“吱吱呀呀”来到柴府。

  这时候天儿还早,祝寿的人还没来,不过正门已经收拾起来了,红灯结彩,寿字当中,格外地喜庆,不过她并不是自正门进入,而是绕了半圈,自侧门而入。

  昨个大太太已经吩咐下来,今个四姑娘会回来,让他们机灵着点,别把四姑娘拦外头了,所以柴未樊还未下马车,侧门已经开了,看门的小厮搓着手过来给她请安。

  当然是没有人特意迎她的,今个忙,没人来招呼她,况且这是她自己家,也不必人来招呼,她进了柴府,直接朝老太太的宁顺堂走去,路上丫鬟婆子看见她,甭管认识不认识的,见别人称呼四姑娘,也忙请安称呼四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