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心里一阵狂喜,他知道从今日起,他的命运将要彻底改写了,大晋朝将不再只是其他几位皇子的囊中之物,如今,他魏承宁亦有了角逐天下的实力,而且,接下来的反攻,他会让他们输得措手不及。
因为他手上还藏着一枚能指挥几十万边关将士的虎符,这枚虎符将是他最后的杀手锏。
宁王忍下激动,长伏在地,“孙儿不敢居功,都是托皇祖母的鸿福,孙儿才在月圆之夜找回了遗失多年的玉玺。只愿皇祖母福寿延绵,万寿无疆,愿我大晋江山永固,万世不移!”
宁王这番话儿顿时让寂静的席间一阵哗然,大伙儿难以置信地看着太皇太后手中的金漆锦盒,这个盒子里装着的,竟是遗失多年的传国玉玺?
大伙儿显然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见一向淡然从容的太皇太后亦难掩一脸的激动,他们又不能不相信这个事实,这个平素不起眼的四皇子,今儿的确让他们狠狠地吃了一惊。
方才还取笑宁王不知天高地厚的平王等人,这会儿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直到回到了府上,他们还是无法相信,这个他们平素未曾放在眼里的四弟,今儿却这般狠狠地将了他们一军,在他们措手不及之下,他以一棋落子便漂亮地挽回了眼看就要惨败的战局。
他不仅全盘打乱了他们的部署,让他们慌得一下子乱了阵脚,还漂亮地赢得了先机,想必不用明天,宁王寻回传国玉玺的消息就会传遍天下,届时不仅天下的老百姓会敬仰爱戴他,恐怕连纯臣一派的老顽固亦会转而支持他了。
这个坏消息无疑让平王怒火中烧。他方才还这般当众奚落宁王,而宁王如今却转瞬成为了整个大晋国的大恩人,他方才那一举无疑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耳光,当着满京城达官贵人的面,这叫平王怎么下得来台?也难怪此刻他会如此生气了。
平王这把怒火显然烧到了卢延年头上,只见他冲着卢延年咆哮道:“你派去的人都是废物吗?怎地人家不过逛了一回书院就找到了玉玺,你派去的人却连玉玺的影子都没找着?没找着也就算了,还连人家把玉玺拿到手的消息都没打探到,本王要你们这群废物何用?”
平王说罢用力一拂,案上的砚台就应声而起,直直冲卢延年额门飞去。
卢延年一阵傻眼,他还来不及避开,砚台就重重撞在了他的额角上,随着砚台哐当一声掉落在地,卢延年的额际也冒出了殷红的血珠,吓得一旁的大臣倒抽了一口冷气。
田若甫见了不由一阵皱眉,他起身拱手道:“王爷息怒,此事儿也不能全怪卢大人,依老臣看来,这事儿其他几位皇子也不曾晓得,可见宁王这回该是刻意瞒过了众人,卢大人打探不到消息也是情有可原。”
卢延年感激地冲田若甫瞥了一眼,他即刻顺着台阶跪地求情道:“老臣无用,坏了王爷的大事儿,还请王爷责罚!”
平王冷哼了一声,冷冷地盯着卢延年,“这次本王暂且看在田大人的面上饶你一次,希望卢大人能将功赎罪,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替本王扳回一城。”
卢延年顾不上还冒着血珠的额角,连忙磕头谢恩,“谢王爷不罚之恩!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王爷分忧解难!”
在座的大臣又觉恐慌又觉心寒,尽管他们早已领教过平王的暴虐无情,但此刻亲眼所见,仍觉止不住的寒意从脚底涌起,蔓延全身。
直到他们各自回了府,仍止不住浑身寒意,寂然凝虑之下,竟是一夜无眠。
第三百零五章 岁月静好
花开,叶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在不断更替,转眼已是腊月初八。
这一日天清气朗,丽日高悬,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
花朵朵抱着手炉,倚在房间的窗台旁,懒懒地看着窗外正在融化的积雪发呆。
这时,房门咿呀一声打开了,燕草端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走了进来。
“小姐,该喝腊八粥了!”燕草小心翼翼地将腊八粥放在美人榻旁的矮几上。
花朵朵不曾回头,她懒懒地从宽厚的衣袖间伸出玉手,轻轻触摸着窗台外折射进来的一米阳光,金色的阳光在她白玉般的手指间一阵跳跃,发出璀璨的光芒。
阳光映照着她白嫩无暇的半边脸颊,将她耳边淡淡的处子茸毛也染成了金色,而那长长的睫毛如同天使的羽翼般,睫尖扑闪处,跳跃着耀眼的光芒,明丽不可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