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花嫁_作者:花无双(617)

  原来上回燕草寻来挖掘密道的工匠就是楚凌轩留下的那批死士,难怪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挖出了一个象模象样的石洞来。

  当时燕草信誓坦坦地保证说这些工匠绝对可靠,却又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出工匠的由来。花朵朵以为是她不知打哪儿寻来的同门师兄弟,这些江湖中人不愿意透露身份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也就没有多问。

  没想到这些看起来模样寻常的莽汉,竟是这样一群武功高强的能人,让他们来挖泥掘壁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于是花朵朵在晓得这些人的存在后,立马就给他们每个人都指派了新的任务其中一个领了暗中保护花志昌的任务后当天就跟着他前后脚离开了花嫁村。

  因此花朵朵并没有十分担心花志昌的安危,他性子本来就机灵,眼下又有能人护着只要不主动去招惹那些蒙古人,想来呆在屋里也出不了多大的事儿。

  剩下的其余人等,花朵朵将一部分指派出去打探消息,另一部分则留守在密道四周,时刻提防敌军的突然来袭。

  如此多重防护之下,石洞的安全指数节节攀升,大伙儿高高悬着的心也稳稳地落回了肚子里。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生命无忧后大伙儿的心绪就开始活泛起来。其中尤以韦子寒和花志荣这俩读书人为甚。

  死士们每日传回来的消息,让大伙儿约莫可以知晓当今朝廷的局势。而随着战事的每况愈下,韦子寒与花志荣也变得愈发的沉默。

  国之将亡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国难当头,他们身无长物,莽汉犹可凭一已蛮力拿起锄头便能上阵杀敌,而他们却只会垒几个无甚用处的方块字。

  他们只恨没有一身武艺,不能亲自上阵杀敌,只能眼睁睁看着外敌入侵了他们的国土杀掠这片土地上的子民。

  他们空有一腔抱负,却只能躲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石洞里,像蝼蚁一般苟延残喘,作为吾辈读书人,这无疑是极端残忍的凌迟。

  “身为书生,空身铮铮铁骨,却无法将一腔忠心以表日月,如此活着岂不悲?”韦子寒将手中的书籍一把抛进火炉里,再也不愿看见半分,痛苦万分地抱着头缩在角落里。

  而花志荣亦不知何时放下了手中的狼毫,寂然地看着熊熊的烈火将白纸燃成灰烬,久久不言一语,眉宇间有化不开的悲戚。

  他真的宁愿站出来与敌人正面对决,轰轰烈烈地战死沙场,用一腔热血捍卫起民族和国家的脊梁,也好过如今这般活得没有尊严。

  然而这个念头他们只能深埋心底,因为他们并非孑然一身,他们的性命并不仅仅是自己的,他们做不了自己的主。说走就走不过是书生意气罢了。

  他们痛极之下惟有不停地奋笔疾书,把一腔爱国之情亡国之恨尽诉笔下,真可谓字字泣血行行传情。

  花朵朵不忍看着他们如此消沉,连番劝慰之下却也无甚大用。其实她十分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毕竟在战乱的年代,他们的文字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书生意气也许能激扬文字但却无法指点江山,他们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是源于他们有着太多的书生意气,这是身为书生之最大的不幸。

  花朵朵最后只能安慰他们说:“这场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的,无论结束之日大晋朝还在不在咱们都还是大晋人。就算沦为亡国奴你们都应该要坚强。因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需要你们这些读书人去撑起来,咱们活下来的人活得有没有尊严,要靠你们这些读书人去努力。”

  “战争的年代不需要你们去做无谓的牺牲,因为和平的年代,需要用你们的才干来重建家园!你们要知道,百无一用的从来不是书生,能够担当撑起国家脊梁的人,从来都是书生,你们方是国之大才。”花朵朵最后说的这席话,让韦子寒等人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在思考这个关于如何灾后重建的问题,好像一夕之间终于找寻到了自己的价值一般,他们迫切地想要为这个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再也没有心思去悲天悯人。

  花朵朵见总算把他们从泥淖里拉了出来,心里暗暗地松了口气。

  如此不知过了多少天,在花有福等老一辈沮丧地以为自己将要埋骨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石洞里时,花朵朵派出打探消息的死士终于传回了让人震惊的好消息。

  经过十多天的焚烧杀掠,敌人的铁蹄几乎踏遍了青门镇的每个角落,直到大街之上再也见不到半只活物,这些贪婪的蒙古军方舍得丢下这块鸡肋,准备士气如虹地一举直捣长安,将这个王朝一举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