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如其颔了颔首,接着道:“咱们大可在民间广选貌美之女。让太皇太后册封其为公主,代替咱们的真公主千里和亲。”
“如此一来,两邦就能结秦晋之好。咱们亦可不费一兵一族就能暂时稳下匈奴的战火。待休养生息国库充盈之日再行商讨征伐之事也未尝不可。”
庄如其冷静下来后不由侃侃道来,说的一众文臣心悦诚服。
其他武将们一听,也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秦蒋捻须颔首,脸上已微露赞同之色。他沉吟道:“如此缓兵之策倒也可行!”
庄如其眼睛一亮,惊喜道:“秦大人同意在下的拙见?”
秦蒋点头道:“若是此计真能稳下边关的战火,如此又有何不可?”
陈参将一听急了,连忙翘起胡子摇头道:“不行!此计老夫万万不同意!”
秦蒋皱起眉头看向他,“陈大人因何不同意?”
陈参将怒气腾腾地驳斥道:“咱们大晋乃中原强国,一向只有那些蛮夷子向咱们俯首称臣的份,哪有咱们主动卑躬屈膝向他们讨饶的道理。如此岂不是滋长了他们的意气灭了咱自个儿的威风?”
那些武将们一听也觉是这个理。他们原本已被庄如其说的有些心动,毕竟能不打仗谁愿意远离故土把脑袋悬在裤腰带上去冲锋陷阵呢?
然经陈参将这一番鼓动,武将们摇摆不定的心又偏向了主战这一方。毕竟他们血液里流淌着英雄好汉的魂,嗜血的本性让他们谁也不愿意低下头去当那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要是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和亲,即便暂时平稳了战局,然日后在战场上相见,也无疑生生在气势上弱了那些匈奴人一头,这于临敌对阵鼓舞士气上无疑是大大不利的。
武将们想到这里又纷纷驳斥起庄如其的主意来,文臣们自然是不甘心这好好的主意这么无端被驳回。
于是场上众人又开始争吵不休起来,一时间吵嚷之声充斥了整个大殿,大伙儿显然都把楚凌轩忘在了一旁。
楚凌轩也不恼,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看着众说纷纭的人群,目光在掠过陈参军时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苍和这时发话了,“诸位臣工且静一静,稍安勿躁!咱们这些文臣毕竟都是外行人,都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说得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咱们何不听听楚将军的意见?”
大伙儿刹那间安静了下来,他们这时方想起楚凌轩来,一时间面上都有些讪讪,转过头不好意思地看着楚凌轩。
坐在角落里头一直不曾发话的田若甫,这时也笑着开口了,“张大人说的在理,楚将军乃咱们大晋的镇国将军,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在沙场上几度叱咤风云威震南北,对敌胡人远比咱们来得有经验。”
“不知楚将军对此事儿有何看法?”田若甫笑眯眯地看向楚凌轩,面上怡然一派赞赏之色,仿佛极度欣赏这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将军。
楚凌轩心下一笑,终于要摆我上台了么?
他也不着急,谦虚着深色缓缓道:“两位大人太抬举楚某了!楚某不过是一介武夫,在这些治国之道上哪有什么高见?”
他自惭地笑了笑,淡淡地看向田若甫,拱手道:“田大人让楚某带兵打仗,楚某即便抛头颅洒热血也绝无二言,但要是让楚某在这些国家大事上出谋划策,楚某却是万万不敢的。”
“诸位大人是国之栋梁,走过的桥都比楚某行过的路多,在国事上更是经验老到,实乃太皇太后的左臂右膀,有诸位大人在,楚某哪敢在这些大事儿上置喙半句?”楚凌轩低着头,一副惭愧不已的模样。
那些武将本就信服楚凌轩得紧,此刻见楚凌轩都不发话了,他们自然也噤声不语了。
毕竟打不打仗也不是他们说了算的,那得老佛爷来做主。
田若甫见楚凌轩不接招,心下有些遗憾,但也闭上嘴巴不曾多说什么。
毕竟如今实在不是拉楚凌轩下水的最佳时机,他可不能为一时之痛快而坏了云王的部署。
张苍和却没他们那般多弯弯扭扭的心思,他一门心思只想快些扑灭边境的战火,好让那里的百姓们有个安乐日子过。
张苍和一脸着急道:“咱们在这儿瞎讨论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得让老佛爷出来拍板做主这事儿才有定论啊!”
“对啊,老佛爷怎地还不过来啊,可是有什么事儿给耽搁了?”臣工们不由议论纷纷,面色都着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