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之现世安稳_作者:风清月华(171)

  而年龄偏大的“老三届”,到如今还留在乡下的,很多人的家庭出身并不好,有的几乎断了回城的打算。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和精神压抑,忽然有好消息降临,有的人会直觉先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资格。

  有的人却还对大运动前的大学有印象,知道大学是一个从底层上去的重要通道,自然会破釜沉舟,努力抓住这难得的机会,比如乔怀念。

  萧清韫不会去评这些人的选择,只说道:“那我也不去学习班了,还是自己在家复习吧。”既然如此,去了也是没什么用的。

  从乔怀念家出来的时候,碰见了黄弯弯。她看起来苍老了好几岁,抱着一个瘦小的小男孩,只笑着向萧清韫几人打了声招呼就走了,并没有多停留。

  乔怀念叹了口气,说道:“黄弯弯现在也不容易,她那个孩子比妞妞还大,长得却比妞妞瘦小多了。可能是当了父亲,我现在看着小孩子就心软了。而且黄弯弯现在确实变了很多,基本都是在为了养家糊口忙碌,没生什么事端。所以她向我借资料的时候,我也把你寄回来的那套试卷一并借了。清韫,是我对不起你。”

  穆小佳连忙说道:“不不不,清韫,其实是我看着他们母子两可怜,我借给黄弯弯的,不是怀念借的。我借了后,怀念才给我说了她当初对不起你的事,我当时就后悔了。清韫,你要怪就怪我吧,是我的错,和怀念没关系。”当时她还有些埋怨乔怀念怎么不早点告诉她,不过后来一想这事并不光彩,还涉及到萧清韫和穆卫军结婚的隐情,越少人知道越好,乔怀念他们不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萧清韫笑笑,“你们别这样,借了就借了吧,那套卷子只是起个参考的作用,关键还是靠自身。如果黄弯弯真的考上了,那也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她和黄弯弯也没什么深仇大恨,还不至于阴暗到不希望她考上大学,也不至于为了这点事就和乔怀念、穆小佳起了隔阂。

  从知青点回去后,萧清韫就基本没出过门了。就是给穆红英、穆红梅两个姑子带的特产也是他们两家人回穆家来聚的时候自己带走的,并不是萧清韫给送去的。

  11月下旬,萧清韫和队里的考生们一起去县里填报了志愿。穆卫国和杨美丽没太大把握,填报的基本都是师专。乔怀念第一志愿报考的是蜀南大学的中文系,他很喜欢写作,打算系统学习这方面知识。穆小佳没有把握能考上蜀南大学,但为了和乔怀念在一个城市,第一志愿也报考了在蓉市的师范学院。

  至于萧清韫,她早就打算好了要重操旧业,准备报考和前世一样的法学专业。其实大武市就有一家专门性的政法大学,无论学校还是地理位置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可惜今年它还没招生。所以萧清韫干脆就只报考了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的法律系。

  她的想法很简单,考上了就到国内最好的大学去学习,也算圆了前世的梦。考不上也没关系,明年直接报考大武市的政法大学,还能离穆卫军近一些。

  填报志愿之后,萧清韫开始了最后的冲刺。穆卫国也从学校回来了,在家复习,时常向萧清韫请教一些语文和政治这两科的问题。可能是受到两人的影响,杨美丽也开始老老实实复习,也经常向穆卫国问一些数学问题,不过倒是从没有问过萧清韫。

  穆家有穆卫军这个大学生在前,深知上大学的重要性。所以家里人也尽量为三个考生提供条件,不但伙食好了很多,就连说话声都小了不少,家里的孩子们也被勒令不准吵闹,打扰到三人复习。

  陵绛县人口众多,报名的人数也很多,县里的学校根本不够,所以在周围几个较大的公社也设了考点,萧清韫他们就被分在临近的白银公社考试。

  穆家坪到白银公社走路约两小时,骑自行车只要50分钟左右。而上午考试的时间是9点开始,对于现在5、6点钟就起床又时常锻炼劳作的人们来说,走上两小时去考试是完全没问题的,更不用说大队已经准备用牛车送没有自行车的考生了。因此,穆家坪根本没有人打算提前一天去公社,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

  不过,萧清韫不愿意那么早就起来赶这么远的路,感觉会影响考试心情。穆家人也觉得就萧清韫那小身板,赶上一两个小时的路,说不定人都散架了,还怎么考试哟。

  萧清韫正打算在招待所住两晚时,家在白银公社的穆红梅和杨守业就主动邀请萧清韫住在杨家,虽然杨家屋子不大,但只多萧清韫一个还是完全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