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梁_作者:月落苍梧(322)

2018-09-17 月落苍梧

  “太小了吧。”肃王任由宣武帝拉着他的手坐回榻上,几分揶揄道,“谁不知道你护儿子,昭儿还好,畅儿是半点武艺也没有学过吧。”

  “这才要跟着你多历练嘛,”宣武帝笑起来,“再说也不小了,律弟你出去的时候,才八岁而已。”

  说到这里,忽的叹了一口气,“十几年了,你却还不肯听为兄的话,好好回来。母后每次提起来,都要生一场闷气,抬手拭泪。”

  历来帝王,一方面依靠守边大将护住国土,一方面又几分忌惮。

  不过肃王倒是不担心宣武帝忌惮自己。

  肃王出生的那一年,宣武帝已经搬离大明宫,独自住在东宫。太后因为高龄之年诞下孩童,月子里起了高热。宣武帝去看望,发现乳母们因为管事之人忙着太后的事情,疏于看护孩童,李律正饿得哇哇大哭。

  东宫太子站在李律的小摇篮前,听说乳母被皇贵妃叫走,要用**敷面驻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

  十六岁的东宫太子只犹豫了一瞬,便咬破了手指,放进了李律的嘴中。

  等乳母战战兢兢回来时,李律已经吃饱了。太子就坐在他身边,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轻轻摇晃着摇篮。

  乳母跪地领罪,太子只淡淡说道:“别吵醒了他,带着他随我去东宫吧。”

  自那时起,太子在书院读书,身边就睡着李律。太子在武场练剑,李律就在地上瞧蚂蚁。太子被正式授印那日,李律学会了说第一个词语。

  辅国公崔尚文从西北回来那一日,太子抱着李律,说动了这个老顽固教李律刀法。

  所以他李律与其说养在大明宫,不如说养在宣武帝身边。对于这个皇帝,他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他端起桌案上的茶盏喝上一口,“臣弟生的晚,更没有兄长你德才兼备。既然为臣子,便要守疆护土,难不成咱们李姓皇族,个个都要陷在长安城的安乐里吗?”

  宣武帝并不因为肃王的反驳生气,他也抬手端起一杯茶水,脸上露出些八卦的目光来,“可是如今律弟你要婚娶了,难道舍得让弟妹去敦煌喝风吃土吗?”

  ……

  ……

  第一百三十八章 碰瓷

  掩住殿门站在走廊上的高内侍隐约能听到宣武帝的声音。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这兄弟两人初一见面,一般都是开怀大笑,随意聊几句。不过今日聊到了肃王的婚事,倒是不曾有过的。

  肃王也在殿内深感意外。

  他和宣武帝聊过很多事。

  肃王虽然大多数时候人在西北,但是也跟宣武帝书信不断。

  不过这是第一次,宣武帝提起肃王婚娶的事。

  当然,对一个皇帝来说,已经婚娶过,孩子和妻子都留在京城的守边王侯,会更可靠一些。

  但是他却没有催过肃王半句。只有这一次,那模样又八卦又好笑,全然不像是一个帝王。

  “母后误会了臣弟和文安县主的事,难道皇兄也误会了吗?”肃王眉头微蹙,这已经是今日第二次听到林钰的事。

  怎么每一个人,都笃定自己愿意娶了她呢。

  宣武帝是为自己提起的,还是同崔泽一样,是为了别的人提起。

  肃王又道:“想必是司天监那里,已经给皇兄看了合婚判词。”

  宣武帝兴致勃勃,“是辅佐相旺之象,大吉大利。”

  肃王皱起眉头,“她一个小姑娘,能辅佐臣弟什么?”

  “错也!”宣武帝笑得更开心了,“天象上说,星宿相合,是你辅佐她。”

  肃王怔在原地,旋即白了脸色道:“一派胡言吧。”

  宣武帝充满玩味地看着他,一直到肃王的脸又微红,抬头对他说道:“臣弟给陛下的奏折里已经说过了,林氏绸缎庄牵扯到北地私运黑火药离境的事情,应该封了绸缎庄,勒令林氏不得经营,赶出京城才是。”

  “我看过了啊,”宣武帝端起杯子,过了一刻才缓缓道,“我觉得律弟你才是,一派胡言。”

  高内侍站在殿门外忽的一阵紧张。

  果然这一声一派胡言以后,殿内传出肃王和宣武帝争执的声音。

  不多时,又听到榻上小桌被掀起,两人离席的声音。接着争执声越来越大,宣武帝忽的大声道:“你不准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