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是官道,略狭窄了些。侍卫统领上前请示李律是否趁夜色未至,先翻过琮山。过了琮山不久便是永州外官道,那里更适合扎营休息。
李律坐在马车的车辕边,神情严肃地抬眼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四周的环境,淡淡道:“要下雨了,就地扎营吧。”
雨天在山路里跋涉,又有马车辎重,的确很不安全。
可是,要下雨了吗?
侍卫统领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空气里并没有湿润的气息,四周的微风里隐隐带着些秋日里的干燥。
然而他不敢违抗命令。
他原属皇帝陛下的羽林卫,在那里服从命令永远是第一位的。后来陛下拨了一队骑兵给肃王殿下做护卫,他被选中做侍卫统领。说是侍卫统领,因为编制仍在禁军中,不能去边塞,故而跟着肃王的时间很少。
“要下雨了吗?”
问出这句话的是文安县主。
她从马车里伸出头来,刚刚往天空瞄了一眼,就被肃王抬手按了回去。
“等营帐好了,你再出来。”他说着,便往山道旁的一处空地走去。
林钰在马车中嘟嘟囔囔的,但是终于没有敢违抗命令,只掀开了一片车帘,看了看不远处冷眼看着山景的李律。
他的面前隔着山道,有一片密林。
侍卫统领吆喝着护卫开始从第三辆马车上卸下来辎重,挑了一块平整些的碎石地,锤梭入地,撑起营帐。魏青崖安排护卫林钰的侍卫只是在周围看着,自动在四方驻守,没有半分松懈。
他们跟着魏青崖之前,有些是南北闯荡的侠客,有些是西北边陲的马贼,无论哪一种,都对危险有着异于常人的直觉。
这种直觉,甚至超过了在京城安享太平,只是充充门面的禁军。
护卫们有了先前的经验,搭起营帐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他们轻手轻脚把羊皮缝合成的帐帆展平,又去马车上抱来夜晚要用的物什。就在这个时候,平地上突然起了一阵风。
侍卫统领惊讶地抬头去看,西北方向的天际,一道黑色的线正拉着雨幕往此处挪动。
真是神了。
他在心中赞叹李律有观天象的本事,手上动作更是快了几分。
“快点快点,把东西都挪进去。”
他喊着,生怕大雨若淋湿了被褥,会影响了主人们安眠。随着他的喊声,侍卫更是慌乱了几分。
然而一个更大,更沉稳冷静的声音忽然自乱糟糟的队伍外围传来,“立盾!”
立盾?
他疑惑间抬头,发现最早听到这声音的肃王亲卫里,已经有人一把抬起马车翻过来,朝着密林的方向竖立起来,算作盾牌。
这便是立盾!
风声,不详的风声从密林方向直扫过来。
侍卫统领再不敢迟疑,丢下手里的东西朝着文安县主所在的方向跑去。
“立盾!架弩!有敌袭!”他一边喊,一边拔出大刀。
就在此时,那雨幕的边缘终于滚动到头顶,一滴雨水落在他的额头上。侍卫统领觉得空气似乎静了一秒,接着,有漫天的红光自密林方向飞来。
那是火的红色!
那是箭的速度!
叮叮叮!
那绑着火油袋的箭矢撞入马车、营帐,起先竖起来的马车虽然挡住了一部分,但是却挡不住那箭矢把马车和营帐点燃了起来。
好在侍卫们得到示警,都迅速找到掩体躲避起来。大唐长安城的侍卫虽然安于享乐,却也不曾疏忽了随驾护卫的本事。
“县主!”侍卫统领反应了一瞬间,接着大叫着跑到文安县主所在的马车边,不畏火势,一把拉开车帘。
却见车中空空如也。
接着一个柔软的手从侧面伸出,拉着他往下一缩。
文安县主狡黠的笑声传来,“我早出来了,统领大人不必担忧。”
侍卫统领揉了揉眼睛,见林钰不知道何时已经换上了一身黑色的骑马装,手里握着一把轻弩,躲在马车后面。她的身边,站着刚才还在远处巡视的肃王殿下。
“殿下。”
侍卫统领红着脸,看向李律。
“去迎战吧。”李律淡淡道,“不要被野路子的护卫抢了头功。”
“是!”侍卫统领应了一声,瞧好地势,俯身在几块略大一些的石头旁。
李律看了看那密林,神情间几分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