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发了张曲瑶端着饭碗,眯着眼睛在那闻的照片。
“我听食堂小李说昨天晚上,曲瑶姑娘晚饭都没吃,就闻了五分钟味道——据说新搭档要来了,她得开始减肥,控制体重了。”
因为训练,所以睡在零下的冰场里?
因为要减肥,所以用闻味道代替吃饭?
捧着手机的新新社会人值班小哥,有些茫然地看向身侧的白墙。
墙上印着蓝色的凛风会徽,风带起气旋,于冰天雪地中披荆斩棘。接着是一大串裱在镜框里的花滑文化资料,尽头则是当年霍斌老教练的两幅篆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
***
比赛的地点,就约在北极星的综合馆。
三人苦哈哈地挤上出租车,杨帆忍不住八卦:“偶像,你们运动员平时是不是特艰苦呀?都世界冠军了,连个代步的车都没有,真叫人敬佩。”
陈辞有点尴尬地笑了下,“……我车送去修了。”
杨帆马屁拍在马腿上,立刻改风换舵,“代步车嘛,是应该要有的,不然出门多不方便。”
前面的简冰轻哼了声,不着痕迹地摸了摸火辣辣的膝盖。
——刚才托举落冰那一下,真的摔的挺狠的。
她看了眼时间,已经9点30分了。不堵车的话,估计能留个五分钟时间上洗手间;堵车的话,就说不准了。
35分,40分,45分……时间越来越近,简冰忍不住催促司机:“师傅,能不能再快点?”
司机师傅淡定地指指前面堵得严严实实的路面:“怎么快?飞过去?”
简冰再一次拿起手机,9点52分,距离北极星的直线距离倒是不远了。但马路却不是笔直的,前面还有弯道,还要绕过市政广场……
“你们慢慢赶过来,”简冰解开安全带,“我从广场这里横穿过去。”说罢,不顾司机的阻拦,拎着包跳下车,几步绕过停滞不动的车子,小跑着开始横穿广场。
陈辞犹豫着打算起身,车子却在这个时候发动了。
杨帆安慰他也安慰自己:“单言约的是她,她没迟到,我们就不算迟到。”
400米,300米,250米……简冰越跑越急,冲入北极星那扇被冰迷们称呼为“黄金大门”的镀金门时,分针精准地指向了“11”。
最后一分钟!
她压根不管工作人员“出示证件”的提醒,径直跑向冰场。
“哐啷——”大门被推开的瞬间,迎面而来的刺目灯光、镁光灯和冷气,彻底把她震傻了。
冰场灯火通明,记者、媒体、裁判、观众,一样不缺。
见她进来,摄影将摇臂拉近,她放大特写的脸,便出现在了上面。
这哪里还是普通的私人“约战”,分明是一场严格的小型比赛现场。
***
杨帆刚跳下车,便收到简冰的短信:你们回去吧,别过来了。
他愣了一下,简冰很快又传了一段小视频过来。
杨帆看得咋舌,犹豫着,把手机递给了陈辞:“这……”
陈辞只看了一眼,眉头就紧蹙了起来。
这毕竟是北极星的地盘,还这么大阵仗,这一去,恐怕就要被冠上“踢馆”的名号了。
更何况,媒体们本来,就很喜欢拿他和单言比。
陈辞单言,连名字都对仗好的,能怪人民群众八卦吗?
“要不然,你就别去了。”杨帆劝道,“我去吧……那么多人,你去了,闹出事情就不好了。”
陈辞默然。
杨帆接着道:“那个北极星的冰迷,我可听说了,特别没素质,往冰面上扔玫瑰花都不带包装的。他们……”
“你学过双人滑?”陈辞问。
杨帆老老实实地摇头:“反正也赢不了,我们输给他,总比你输给他要好……”
“谁说一定会输?”陈辞打断他,“来都来了,这样输了,她能甘心?”
杨帆想起这20多个小时的刻苦训练,也觉得有些遗憾。
“你不是还有教练,还有……万一输掉……”
刚挺过伤病,重上冰场的人,面对公众的第一战,无论本人还是俱乐部,应该都非常重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