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与计划的别无二致——锦衣夜行,一朝得见天日,莫不过如此了。
***
第二天早上满课,下午则只有两节书法课。
简冰趁着老教授指着黑板上贴的作品口沫喷飞时,用手机搜了冰协官网。
昨天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了,她拉到自己的名字上,不出意外看到了“优秀通过”字样。
她笑了笑,截了屏,分别给手机里的两个联系人发了图。不出意外,很快收到两个灿烂的笑脸表情。
简冰没再回复他们,直接复制了证书号,切到五天后举办的C市蓝鲸俱乐部分站报名页面,注册、登陆、报名、缴费,一气呵成。
她这边报完名,不到傍晚,杨帆的电话就来了,“看到成绩了吧?咱们俩都是优秀通过!赶紧报名,咱们周末一起去C市!”
那股兴奋劲,隔着通信网络都能听得出来。
简冰报了自己订好的动车号过去,杨帆一般抱怨她不打招呼擅自行动,一边也订了票。
“多可惜呀,咱们俩隔着大半个车厢呢。”
简冰抿嘴,这就是她不一起买票的原因啊。
许是被她的“独断专行”吓到,杨帆一大早就在大一的女生宿舍楼下守株待兔。
简冰背着包,一脸诧异:“不是约好在地铁站等?”
杨帆一脸委屈:“你肯定又提前溜啊。”说着举起手机,“咱们约的7点,现在才6点。”
简冰无奈:“我总得吃饭吧?”
杨帆这才松口气:“我还真以为……哎,走走走,一起吃!”
C市到B市动车不过10分钟,从动车站到蓝鲸俱乐部,却足足用了半个小时。
二级考场的考生年龄段明显高了不少,甚至还有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大孩子。
杨帆既然敢说出保三争四,二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他的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观察简冰的考试表现上。
让他欣喜的是,对方仍旧是零失误,但要说惊喜,也是没有的。
简冰的步法和自由滑都中规中矩,多一个旋转都吝啬。
他犹豫着把她的考级视频发到了自己所在的滑冰爱好群里:“这姑娘说自己今年考级保八争十,你们帮我看看,是不是吹牛哇。”
安静的群组很快热闹起来,语音与文字齐飞:
“保八争十?这是二级自由滑吧?”
“吹牛不打草稿,和你超级般配哈哈哈哈哈哈。”
“追女孩要哄的小杨,人家就是自称能消灭月亮,你也得点头!”
闹哄哄的讨论了半天,才终于有人嘀咕:“她长得是不是有点像以前那个世青赛冠军舒雪啊,你看那个燕式平衡,特别像。”
杨帆愣了下,舒雪?
他学花滑的时间不长,关注的也都是近年的现役选手,这个舒雪他可没听过。
也幸亏现在网络发达,网页一开,搜索引擎几秒钟就能把想要的信息送到面前。
而“舒雪”两个字相关的信息,几乎全部都和“陈辞”这个名字捆绑着出现——舒雪、陈辞,14岁横扫四站,包揽青少年组国际大奖赛两分站、总决赛和世青赛的双人滑冠军;15岁以国内青少年组积分第一的身份,代表国家参加冬青奥……
所有与她相关的荣誉终止于此,接下来的全是关于她受伤,关于双人拆对的新闻。
杨帆盯着新闻页面上年轻女孩天鹅一样高昂着脖子,冲着镜头露出笑脸的照片,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姿势,这神态,几分钟前他刚刚在简冰身上看到。
他又看了一眼新闻的年份,年龄是明显对不上的。简冰比自己还要小上一年,而这个舒雪则和22岁的陈辞同年。
陈辞……杨帆脑子里立刻闪现一级考试时,冰场旁那个黑乎乎的“幽灵”影子。
回去的路上,简冰一直在瞌睡。
杨帆几次想问她是不是认识陈辞,都没找着机会——人姑娘睡得头都快歪到你身上了,你好意思摇醒她?
下了公交车,校门口也到了眼前了。
杨帆看着简冰摇摇晃晃的往前走,到底没憋住:“冰冰啊——”
简冰猛地打了个喷嚏,回头冲他摆手:“下周五校门口见,三级咱们就去北极星俱乐部考吧。”
杨帆组织了半天的语言,愣是一个字都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