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再嫁:状元娘子会种田_作者:小书女(204)

  “对,还回去!”

  “这,这……”王强有些犯难,要知道这红土一旦入了土,过些日子,就跟黄土融合了,时间久远了,红色越来越深,看上去还是这么点面积,但一锄头挖下去,挖不到顶,挖到的都是红土了。

  所以根本还不回去,再加上大家一言一语都说王强的不是,王强就是想还也不乐意了。

  而关于扭伤脚赔钱的事,王强是再也问不出口了,因为大家一言一语的,她说一句大家反驳一句。

  此时不用娄伊璟出面反驳,自有不少人仗义执言,王强以一敌百,根本抵挡不住,最后被大家说的包头逃窜。

  江氏乐的不能自已,娄伊璟也笑了,大丫更是叫好连连。

  大家气走了王强后也就各自散去,只是临走时招呼江氏有空去玩,江氏一一应下了。

  娄伊璟看到母亲跟乡亲们处的如此融洽也就放心了,只是放心之余还有些感概,“哎,这个世道啊……想当初我和娘还没分家时,可是很难找到如此友好的邻居的。如今我们家好了,才能见到这些,这也算不算是趋炎附势之风?”

  江氏浅笑,“算是算,但有些事情莫要看到太透彻,也莫要太现实。想当初我们家不如意的时候,也并非有别人如何欺辱。只不过因为某些舆论,后来人们才对我们有偏见。这也只是他们不明就里,被人利用罢了,说到底他们的心也是善的。若不是存了正义之心,岂会对污浊如此排斥。

  还有便是,莫要看到太清太透。你只管表面繁华便是了,莫问底下污浊。”

  娄伊璟点头,“明白了,母亲。”

  母女两回了屋,娄伊璟取来纸笔,做暖棚的计划。但考虑到自己并不识字,就不能书写,只得以作画的形式,一边画,一边讲解。

  她先在纸上画框,然后隔一段,均匀打上极好,一边做一边解释,“这一块就是我们的五亩地。我以一亩为棚,大概搭五个暖棚。但这五个棚大小不一,因为要剔除中间一个大坑。这个大坑我决定用作池塘,日后养些鱼虾,剩下的地做暖棚。”

  江氏一边听着娄伊璟的规划一边点头,末了,笑逐颜开,“如此也好,冬季里再也不用吃腌咸菜了,日后也有新鲜菜肴可以吃了。”

  娄伊璟接着往下说,“暖用用的支架,我们可以去山上砍些竹子搭建。具体的搭建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说着,她又在纸上画了画,画的是没设棚顶的架子。尽管笔墨粗重不一,好在清楚的表达了意思,江氏一看便觉得可靠。

  就连大丫看了也忍不住赞叹,说这架子比家里的房子还坚固呢。

  娄伊璟浅笑,“家里的房子是用泥砖砌成,哪里不坚固了。”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如此也未尝不可

  大丫害羞的捂着嘴,知道自己想拍马屁结果拍砸了,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江氏笑着搂过大丫,抱在怀里宠溺。

  娄伊璟则继续往下说顶棚的事,“顶棚很容易,随便弄些布,盖了就是。若是有条件,布里面缝些棉絮,若是没条件,就在棚里放些炭。但我还是觉得缝棉絮好些,放炭,时间久了有毒。”

  江氏已经听得云里雾里,这种暖棚的事她听说过,但未曾真的见过,也不知道要怎么弄,既然娄伊璟说的头头是道,便一切由她。

  只是末了,有些好奇,“你这些都是哪里看来的?”

  娄伊璟浅笑,“跟着顾公子的这些日子,没少见世面,自然也就懂了不少。”说完这话,她又心中呸呸。

  江氏也就不多问了。

  隔天,娄伊璟就把暖棚的事与乡亲们说,并且把暖棚的架构和制造都说了一遍,因着还要回到镇上去,这边的事宜就都交给了母亲,幸好母亲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

  至于缫丝坊这边,秋季蚕茧都已经缫丝完了,缫丝坊生意清闲到几乎没有。工人们正好回家种地,因着都是本村的人,所以大家回到家也都是忙着搭建暖棚的事。

  娄伊璟把事情交代完,就回到镇上,顾府里,不见顾里和苏占的踪影,听管家说是去绸缎庄,娄伊璟便奔跑着往绸缎庄方向去了。

  途经某处街道,意外的发现拐角处有一流氓正在调戏良家妇女,那姑娘被吓得尖叫连连,一个劲的叫喊救命。

  明明不是犄角旮旯,周围都是两条主街,来来往往都是路人,路人明明听到了,也不敢管,纷纷跑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