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伊璟想笑,“你呀,你呀总是破坏这种严肃气氛,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还在这里开玩笑。”
“那我不开玩笑了,直说正题。”
娄伊璟认真倾听。
苏占说,“黄家开了关口,应该是封国这边怎么没有动静?要知道,先前一次没开关口只是局势紊乱,封国就像趁机坐收渔利,如今大开关口他却不来,你觉得封国再打什么主意?”
娄伊璟这才发现差点忘了封国这边,黄家开关口可能是为了引封国进来,他们好趁乱逃生,毕竟战乱年代什么家国仇恨都顾不上了,保命才是要紧,没想到封国没来,起义军倒是来了。
黄家通敌叛乱的罪名又没能坐实,娄伊璟心中呜呼哀哉。
同时也在细想,“封国侵略我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先前就侵吞了五座城,至今还没吐出来,所以这颗私心早就路人皆知了。今日不出来,只有一种可能,他要的不是一个两个城池而是整个大昭国。
野心大,所以不得不从长计议,所以才不兴兵来犯!”
苏占点头,满意的在她脸上一轻,笑道,“他们不来,一定是在忌惮什么。”
“聂家三十万大军?”娄伊璟问。
苏占点头。
娄伊璟心头一紧,“如此,如果聂将军为了一己私欲强行将聂将军调往京城,那么封国一定兴兵来犯,到时候,大昭国可就没了。”
苏占又点头,“也不知道封国境内是什么情况,若是也像大昭国一样乱做一盘散沙,那还好办。若是他们团结一致,固若金汤,那侵吞我大昭国也就动动脚指头的事了。”
娄伊璟心头猛颤,“那该如何?难道要游说他们,让他们不要内讧?可能吗?多少人想当皇帝,那些能起义造反的,自然有一定实力,岂甘屈居人下?”
“不甘也得甘,因为论实力论兵力,的确聂将军更胜一筹,真要硬拼起来多少个起义军也不是对手。我想他们应该不想白白送死,若是劝服投向应该乐意。
现在不肯罢休的原因最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起义,怕投向只会死的更惨,不得不硬拼了。次要原因则是聂将军不得民心,所以他们拼死也要造就一个明义仁君出来。”
苏占说的这些娄伊璟赞同,可问题是真正应该想到这些的聂将军,已经参与造反的所有人应该考虑考虑。
光他们在这商量也没什么用,难道要他们去游说吗,谁会听,自然要聂将军这边派人游说。
娄伊璟问,“你觉得,如果聂将军这边派人游说,要求统一,他们会听吗?”
“难说!”苏占说,“经此一起义,好多人都是惊弓之鸟,因为自己起义过,担心臣服之后,在某个太平之日,聂将军会寻找什么理由将他们杀了,所以,我想他们恐怕不一定支持统一。
就像我们,我们之所以秘密组织兵马不就是担心某一天被人追查的时候有个保障吗?
我记得当初聂将军也这样说过,他说可以放我们一马但必须放弃兵马,因为他不放心。而我反问聂将军,如果我是他,他会不会放弃兵马,聂将军说不会。
这就说明,所有人都处在诚信边缘,谁也不相信谁,所以要想游说难上加难。”
如此倒真是件麻烦不得了的事,娄伊璟不说话,因为已经无话可说了。
而手下来报,三十万大军已经有一只军队往京城来了,虽然还很远,但迟早会进来,问他们如何打算,娄伊璟也不知道该如何打算。
另外,聂将军这边一直紧闭京城大门,所有禁卫军都因为肉吃多了身体不适而战斗力下降。朱黄两家搜来的粮食和药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人心紧绷边缘
更有甚,朱家竟然在药里下毒,吃了之后不少禁卫军死伤过半,后下来的禁卫军也因为聂将军的行为让他们心生疲惫不想跟随。
所以但聂将军下令捉拿朱家时他们趁机跑了。
而朱家则和黄家联手了,他们一个有财,一个有人,两家联手,至少不用受聂将军的摆布,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出路。
但对于聂将军来说是最大的麻烦。
因为他的三十万兵马还在路上,放眼整个京城,只有他一人。一个人守着一座城还要面对内忧外患,这种身心双重折磨也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某个宫殿外的台阶上,聂将军穿着一身黄袍,发髻上却束着将军冠帽,独坐台阶上,饮酒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