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就是要让她害怕,所以我并未在她面前宣读圣旨的内容,而是拿着圣旨到了前殿。
因为要送萧玦出征,所有大臣都在,更何况徐凌病倒,他们更不敢走,也是给了我一个宣读圣旨的好机会。
我穿过喧闹的大臣们,走到龙椅前,展开圣旨大喊:“陛下有旨!”
果然,喧闹的人群瞬间就安静了,贺池何蓄昀和司马翎率先跪了下来:“臣接旨!”
接着众人也都跪了下来,连一同跟来的高贵妃和徐怀簌也不得不跟着人群山呼接旨。
我扫视了一眼众人,不卑不亢得将圣旨的内容念出,在众人惊讶之余后又议论声起。
高贵妃的脸上却没有褪下急色。
“你说你这是陛下的旨意,可陛下如今病重,如何拟旨?”
高贵妃首先站了出来,用我反问她的理由质问我,我只是一笑。
“贵妃这是质疑本宫在假传圣旨?确实,如今外祖父病重不能拟旨,但这圣旨本就是外祖父之前便拟好的,还是贵妃觉得,自己难以担当管理后宫的职责?”
“若是本宫这圣旨都是假的,那贵妃那份呢?是否需要对比一下?”
我之所以用本宫,就是在告诉她,我现在是在用承阳公主在与她说话同时,我也将圣旨面向他们示重,上面的玉玺印章,就最好的证明。
我可记得,高贵妃那张所谓口传的圣旨上,根本就没有玉玺印。
“这是陛下的笔迹。”
“对,这也确实是玉玺印章啊!”
一众老臣连连站出来证明,高贵妃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微笑看着她:“高贵妃还不谢恩?若是贵妃觉得不能胜任管理后宫的职责,本宫大可替贵妃回禀了外祖父,也好还贵妃一个清闲。”
她的胸脯被气得起伏不断,好一会,徐怀簌扯了扯她的衣袖,她才不情不愿得跪下谢恩。
“多谢陛下恩典。”
我莞尔一笑,从宫人的托盘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凤印递给她:“那就辛苦贵妃了。”
“还不快去放二皇子出来。”
给了她后,我便命人去解徐桎的禁足,最庆幸的,是司马翎也在。
我带着她亲自去了徐桎的寝殿,看着那扇紧锁大门的铁锁落下时,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
“徐桎……”
徐桎觉得自己一定是出现了幻听,他看着自己身边堆满的了书,自嘲一笑。
“徐桎,是我……”
司马翎又一次的呼唤,终于让徐桎从书海中抬起了头来。
房门外的阳光光芒万丈,但比阳光更加绚烂美丽的,是司马翎的脸。
“阿翎?”
徐桎呆愣得站起身,还来不及迎接着突入起来的惊喜,司马翎就红着眼眶将扑了个满怀。
“是我徐桎,我是阿翎,我终于见到你了。”
正文 第二十三章政变
在那道圣旨颁下后,朝中的局势稍稍了缓解,至少忠心徐凌的老臣一派是力鼎徐桎的,可就是这样,他代政的过程也不好过。
不管他做什么决定,都有人给他使绊子,他也只能笑脸相迎得化解过去。
但潇洒如徐桎,在真正接手朝政大事后,也深深地感到了疲惫。
他不能再只作为皇子考虑事情,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领袖,一个统治者。
朝中不乏有各怀鬼胎之人,徐桎也明白,水至清则无鱼,比起以前的豁达发言反驳,他更多的多,是选择了聆听。
帝王之路是艰难的,唯一能让徐桎安慰一点的,是司马翎因还顶着公主的名头奉命侍疾,和徐桎也能时常见面。
宫外,贺池整日忙碌于管理军需物资一事,萧玦在前,他也要在后让他有粮可用。
粮食是整个军队的命脉,他也正是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厉害,更是不遗余力得与户部的人纠缠,尽可能得拿到更多物资。
就连精打细算的莫折霁,也不惜亏本,支持起来。
那日我回到府后,因为心神不定,所以都未发现府上的人清减了一些,到了晚间,才发觉,原来自己院中伺候的北夷娇奴都不见了,寻来长尧,他才解释。
是萧玦担心他不在府中,我被那些北夷娇奴扰得心烦,都送走了,不光我院里,整个侯府的北夷娇奴,都一个不落的送了出去。
我微怔,再询问纳兰幽幽如何,长尧却说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