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侯爷心里早有了主意,此时在心间沉吟一下,终于发话道,“你三叔说得对,此不是小事,你毕竟是在此长大的,时间一长,难免泄露风声……”
玲珑心间一暗,大伯父这是也不愿自己回来吗?
却又听孟侯爷话锋一转,继续道,“只是你既然已经做了决定,想必心间已有打算,不防说来听听。”
玲珑眼睛一亮,看来大伯父并非反对之意,而是要她表达心间想法。
心里有了数,她道,“我知身份是个大麻烦,没关系,孟家三姑娘的身份我不要了,未免亲朋与下人们认出,我搬出去单独住就是了,择处僻静些的,无人认识我的地方。只不过我一个小女子,还需营生度日。”
她顿了顿,特意说道,“当年爹娘走时,曾给我留下了不少遗产,还记得我娘说,那是要给我做嫁妆的,虽然入宫不需要嫁妆,但我现在已经回来,还是拿到手中为好。”
这话一出,便见三房夫妻面色一变。
千防万防,这句话还是来了!
正着急着,却又听她道,“我只是不想赴死,并非要连累诸位亲人,放心,孟玲珑已经死了。我往后自立门户,自生自灭,只求各位看在血浓于水,替我守住身世,否则一旦泄露出去,我捞不着好,你们也一样!”
第25章
堂中众人此时彻底被她惊到,这话说的干脆决绝,这还是从前那个耳根子软毫无主见的孟玲珑吗?
加之又关乎二房遗产之事,被戳中了要害的郑氏赶紧跳出来缓和道,“玲珑,都是一家人,何必将话说得这么绝?我们谁也没说要拿你怎么样啊……”
然玲珑面上冷冷的,并不见松软之向。
“好了!”
一声斥责出口,惊得众人一跳,纷纷看向发话的孟老太太。
老太太青着脸,心中怒气显而易见,斥道,“好一个都是一家人!三丫头死里逃生,历经千难万险才回到临安,这刚进家门,你瞧瞧你们说的什么话?可还有做长辈的样子!三丫头从前什么样的性子,今日竟被你们逼成这样,连这样的话也说了出来!”
眼看三子夫妇俩面上挂不住,老太太哼了一声,又道,“过去的三年,她一个人在宫里孤苦无依,甚至险些丧命,如今既然不想再回去,那就不必再回去了,眼下已经一个多月,全天下都已经知道孟贵人殁了,这时候再冒出来,又算怎么回事?外头又要如何想我们孟家?依我看,她说的对,倒不如索性换个活法!”
年轻时候,孟老太爷外出打仗,家中全靠老太太一人支撑,能将诸事料理得当,在临安打下根基,老太太可绝非没主见的人,此时陡然发怒,果然镇得场中鸦静无声。
那三房夫妻再不愿意,也一时不敢再说些什么了。
耳听得老祖母竟然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玲珑忍不住心间一热,却见祖母又转过头,对自己语重心长的说,“你大伯说的是,这事可大可小,一定要小心谨慎,你若想回家,那孟家三姑娘的身份万万是不能再用了。”
玲珑点了点头,面色肃敛,“孙女知道,只要能时时看您一眼,身份什么的都不重要。”
老太太点了点头,又听一旁的长子问道,“娘,您可有什么高见?”
孟老太太于是叹了口气,对众人说出自己琢磨了一下午的想法。
方才进门时,玲珑对下人们谎称自己是张氏的娘家侄女,但须知张氏的娘家湖州府离得并不远,万一哪天亲家登门,这个谎言便会不攻自破,所以这个身份是不行的。
而孟老太太的娘家远在登州,在当地也是庞大的家族,倒不如利用这个,将玲珑变成孟老太太的娘家人,如此,就不怕近处的这些亲朋们质疑了。
但玲珑自小在府中长大,亲眷下人们都认得她,因此仅是换了身份,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大约还是得搬出去,才能稳妥。
临安城中宅子好找,便是单单二房名下,便有许多,如若玲珑同意,便叫张氏帮着操操心,尽快收拾出来一处,以作玲珑伺候安身之所。
说完这些,老太太又同玲珑道,“眼下刚出事,风头紧,等过上一阵,这程子淡了,也就没什么了,到时候咱们再想办法,叫你搬回来便是。”
玲珑心里其实也是这样打算的,闻言乖乖点头,“我听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