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子听出了陆青致语气中那一丝不舍,便知楚先生于陆青致之间定有非常不错的师生情谊,便出口安慰道,“二哥哥切莫太忧虑,都道学之有长术业专攻,两位先生都是交哥哥们学问的,只是擅长不同罢了。我听父亲的意思,卫先生在乐山书院擅八股专文,是以要探笔春闱,他总是更有些底气的。而楚先生教的更多的则是世事伦常之礼,能让哥哥们陶冶情操受之匪浅,其实二位先生一同开课并不冲突。”
陆青致诧异的看着六娘子,半晌才忽笑道,“本也是我随口一句,竟没想到妹妹有这种见谛,今日于妹妹短言相谈,真是令我受益良多啊。”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四十七章 流华里•赵卫有别(上)
这天晚上,陆青致身边的贴身丫鬟无霜趁夜送了一本赵孟頫的字帖过来。六娘子看着字帖有些诧异,无霜便笑道,“二少爷多年偏爱习王羲之,这本赵贴原是楚先生送的,二少爷搁着多年未曾动过,说既然六姑娘习赵孟頫,这帖子也当物尽其用。”
六娘子闻言便不做推辞,笑着接过帖子道,“那有劳无霜姐姐替我谢谢二哥哥。”
“姑娘客气了。”无霜恭敬的福了身,然后由着鱼安送出了门。
就在开门的那一刹那,六娘子的余光扫到了正在门口东张西望的白鹭。她心里不免有些不舒服,喊了正在铺床的揽月道,“且去同她说今日不是她守夜,若是没事就让她早些回去歇着。”
揽月不明所以的抬了头,在看到白鹭那探头探脑的模样后,碎步跑到六娘子坐定的炕边道,“这两日便都是这样,许是忽然不让她进里屋,她自己也是察觉了的。”
六娘子冷笑道,“察觉了就更该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儿,如此没的规矩探头探脑的,让别屋的丫鬟见了不成了笑话。”
揽月脸色一变,咬了咬唇道,“姑娘说的是,我这就打发她回屋去。”
六娘子不耐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坐正提起了搁在砚台上的笔,却是对着写了一半的信笺发起了呆。
桌角上,放着方才无霜送来的赵孟頫的《胆巴碑》拓册,雪白的信笺上,工工整整的写的也是遒媚秀逸的赵体,行云流水笔法圆熟间她问顾宸玉,已近三月,他是会去幽篁寺继续游学还是会待在怀阳?若是在怀阳,又会待多久?
可是分明已落了笔,她心里又生出了隐隐的不妥。
其实在怀阳的时候,长辈总会拿她和顾宸玉的两小无猜做话由,张口闭口的青梅竹马,让她渐渐的对这个顾家哥哥的情愫复杂了起来。
那时的她虽两世为人,可却要学习如何做好一个古代的闺阁小姐,一言一行、诗词歌赋,包括连描红的字体全是从顾宸玉那儿学来的。
虽说男女有别,可那时的她才是个乳臭未干的双髻小娃娃,从外表看,根本没有到年龄设防的时候,是以顾家能这般任她来去自由随意进出,早些年,顾宸玉的屋子里甚至还有专门供她午睡小憩的贵妃榻……
想到这里,六娘子有些不耐烦的一把捏皱了写了一半的信,将薄纸揉成了团,然后丢在了脚边的竹篮里。
她的心智并非孩童,那些懵懂要让她视而不见真的很难。就算才十岁,可古人大多早熟,如初娘子这般十六岁才出嫁的实数晚婚。远的不谈,就说近的,七娘子过了年虚岁才只有九岁,林氏却已经开始为她罗觅婚事了,三娘子才十三岁,可过了春天就已经要出嫁为人妇了。
顾宸玉与她,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六娘子不傻,这些年下来她自然能感觉到。她偏爱喝酸梅汁,顾宸玉却惟酸不碰,但每年一入夏他的屋里便是日日都能瞧见冰镇酸梅汁。她不喜冬日里他点的沉木香,隔天她再去,屋子里已经换了味淡甜糯的茉莉香。她夏天睡觉嫌蝉鸣太闹,顾宸玉唤了丫鬟小厮顶着日头把窗外树上的蝉给捉了个干净,她冬天爱临湖垂钓,他怕她冷,生生的搬了两个霜炭炉摆在她的脚边……
这般折腾,每每她装作天真的问及,顾宸玉总会笑着摸摸她的头,然后声若清风拂柳般温柔的说道,“因为你是阿遥啊,我便要对你好……”
“姑娘,姑娘!”
耳边忽然有喋喋的呼喊声打断了六娘子黛眉深锁的沉思,她寻声而望,却见竹韵正端着热气腾腾的燕窝粥站在炕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