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子一愣,细细想了想道,“我记得外祖父是准备让范天余来宣城给他打下手的,你怎么要去鄞州成亲?”
卫嫣闻言讪讪笑道,“原来你知道啊。”
六娘子恍然大悟,连连往她身上扑,“嫣娘你都不学好了,骗谁也不能骗我!我就记得外祖父特别夸赞范知州的庶长子,有心要提拔他,范家出了年就开始在宣城置办宅子了,我想着你怎么会突然要嫁去鄞州了。”
“哈哈哈……”眼见着六娘子要过来挠自己的痒,卫嫣赶紧讨饶道,“好了好了六姑奶奶,我知道错了知道错了,我一会儿保管把名册给你誊的仔仔细细的!”
“这还差不多!”六娘子见好就收,一边细心的扶正了卫嫣发髻上的珠花金簪,一边唤揽月摆好了笔墨。
不过当卫嫣看到昨儿晚上揽月誊了一半的名册和一旁六娘子七七八八写的草稿时,她脸上的笑却僵了僵,“原也只以为你是矫情想指派我,可没想到沈家凉都竟有这么多人?”
六娘子在一旁往砚台里倒了花露一边磨着墨一边叹气道,“你是独女,卫先生上头也只有一个兄长,你自然觉得沈家人多,可其实高门大户的,哪个宅子里不是住着三四房的,沈家也还算好了。”
“我之前一路过来就见着这宅子空的可以,内宅置办满了,前院你要怎么办?”嫣娘提了笔,一边誊起了名册一边问六娘子。
六娘子见她问在了点上,便是来了精神,心想卫嫣今儿来的真是时候,便把心里的想法大致的理了一下,然后有条不紊的说道,“你今儿来刚好给我拿个主意,其实外院的格局倒是一目了然的,但现在有一个地方我想不好要不要置办。”
“什么地方?”
“你说,要给侯爷腾出一个回事处么?”六娘子犹豫道。
卫嫣抬头“啊”了一声,诧异的说道,“侯爷这么大一个宅子,等他回了宣城,来往人情肯定不少,侯爷身份摆在那儿,这回事处你还需要考虑置不置么?”
六娘子道,“我怎会不知道侯爷一旦回来,定会有很多的应酬和人情迎送往来要处理。可说起来,回事处是只有公卿之家才有的,侯爷……这乍一起来,我真是有些拿捏不准了。你说若是官宦人家,人情往来的事儿多半是由经年的幕僚负责的,可是这些幕僚大多是落第的举人或者秀才……也不知侯爷是怎么打算的。”
“就算沈家之前算不上公卿世家,可在侯爷这儿,以后也势必就是公卿之家了,哪儿能没有回事处!”卫嫣瞪了六娘子一眼,“这种事情上你切莫小心眼,爹爹常说成大事者放眼大处,之前倒是觉得你还算是个通透的,怎的遇到正紧事儿就糊涂了起来。”
六娘子被卫嫣这么一骂,倒是如醍醐灌顶一般清醒了起来,忙点头道,“对对,你说的对,这不左右真是少了一个人给我出主意了,回头等你成了亲,进出也没这么多规矩了,咱们多往来,旁观者清,有些事儿我看不见的你却是一阵见血的。”
古代男女大防有限,闺阁女子未出嫁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成了亲的妇人要好些,姐妹亲眷之间走动也多一些,可到底还是和外面的世界有着很大的隔绝的。更何况古代通讯不便,很多投缘的闺阁姐妹一旦成亲远嫁,可能这辈子都见不上面了,所以“闺蜜”这个词在古代女子中显得尤为珍惜和难得,也难怪六娘子会这般郑重其事的把这番话告诉给卫嫣听。
卫嫣听后自然欢喜,便又随意抽过了一张宣纸,拿着手中的笔在上头边画边写道,“按着公卿世家的规矩,侯爷的外院除了回事处以外应该还有随侍处,书房,司房,库房,祠堂,厨房,茶房,针线房,更房,马房,田庄,铺面……你要安排一个总管,统管外院的庶务。”
“这个人肯定要侯爷自己来定了。”六娘子道。
卫嫣点点头,“那是自然,可是这些地方不得要你一一先安排好,回头侯爷才好放人。”
“这倒不假。”六娘子笑了笑,心里却在思忖着另外一件事儿。
照理说,内宅妇人不插手外院的事儿,可是外院这么多庶务中,有三个地方是最能反映出整个侯府的动向的,那便是负责人事往来的回事处,负责银钱往来的司房和负责侯府护卫的随侍处。说实话,六娘子是有动了心思想要安排自己的人的,并非她想私下洞察沈聿白的庶务,事实上她对沈聿白的事儿真的不太关心,可是六娘子却不相信沈聿白会细心到事事都来和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