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聿白虽不是她亲手带大的,可沈家小四爷年纪轻轻便是威名在外,当年就是因为他性子太过刚烈,才会和章氏闹得这么个下场。可这个陆氏,前后也不过和四儿子才处了一个多月,竟就这样拿捏住了风火个性的沈聿白?
沈老夫人有些不解,又不太相信,可凭她多年阅人的经历来看,却又不太看得懂其中的缘由。新媳妇见婆婆头一天,这个小小的陆氏就带给她很多的惊讶。
从府邸的打理,到各屋各房的分置再到对媛姐儿供奉痘疹娘娘这件事儿的揽权,还有对梅氏的处置,每一件事情都处理的干净利索,而沈老夫人相信,这些绝对不是沈聿白事先教她的。
赵家的外孙女,陆家正正经经的嫡女,可不是说从小就没了亲娘,和继母关系又不甚和睦吗?但为何看上去这个陆氏对宅门庶务却一点也不陌生呢?
沈老夫人正这样想着,忽闻立冬轻轻的问了一句,“老夫人,您真的准备让四夫人主持中馈吗?”
第一卷 拈花一笑,无猜脉脉心有意 第一百零五章 满庭芳•沈家萧氏
“凉都这几年我管的够够的了,你是嫌我还不够累是不是?”沈老夫人忽然笑了起来,可神色里却暗藏着浅浅的悲凉。
原来人活一世大抵也就是如此了!看看沈家,再看看她翟宁和萧秀沁,其实因缘际会都是天注定的。
想当年,她非沈纵不嫁,小小的阜宁将她的婚事闹的沸沸扬扬,她以为沈纵是她此生的良人,谁知抢来的姻缘其实注定就是三个人的无奈。
沈家觉得她翟宁出身官宦,阜宁翟门,三元进士,门当户对佳人才子。原本她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成亲头一个月,等待她的不是新婚燕尔的甜蜜,而是一个称自己为沈家表妹的女子。
多么老套的戏码,她觉得,当时沈纵和萧秀沁一对璧人站在一起,她仿佛看到的就是一幅美得灼目的画卷,她不敢看,也不敢想。可人被带到了跟前,也是正正经经清清白白的大姑娘,她不愿意就这样点头,却不得不点头。
可她不甘心,要抬萧秀沁进门做姨娘也可以,但却不能让她成为自己眼前的第一个姨娘。所以,在萧秀沁之前才有了方氏和徐氏,可……这又能如何?人在不在和心在不在,其实真的不一样。
可惜,那些年,她刚成亲,也刚破灭了所有的幸福和幻想,所以有些简单的道理,她花了很多年才悟懂,才看透,而当她明白过来的时候却已是沈家一门大限将至的时候了。
那一晚,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她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似乎是这些年来沈纵和她最推心置腹的一次长谈了。他说,谢谢上苍当时让他娶了她,他能以己命换全家人的命,可沈家的将来,却要靠她翟宁了。
她当时气的不轻,几乎在沈纵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就抬手甩了他一个巴掌。
沈纵偏过了头,却只轻轻的说了一句,“夫妻情分,只相敬如宾最好,如此,即便我死了,你也能好好的继续下半辈子的生活。”
当时她的心疼的要命,她觉得她看错了沈纵,他应心怀天下,无为私情的,可她又觉得她没有看错沈纵,他就是个坦率真性情的傲骨男子。
只是,她翟宁万万没有想到,她不仅不懂沈纵,也从来没有看懂过萧秀沁。
她记忆中的萧秀沁,是个若水似仙不食烟火的贞柔女子,有的是如画江南般的娉婷纤纤,一举手一投足皆是一派婉约姿色,优雅似云。
可就在沈纵死后的第三天,这个如云烟一般的女子却忽然变的刚烈了起来,三房妾室中,唯她站出来支持自己退居凉都的,也唯她揽下了安抚子女的活儿,将几个惊慌失措的孩子全都聚在了一起,吃的喝的读书写字样样不落。
她也记得,那晚所有人都整装待发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就举家迁去凉都的时候,萧秀沁站在自己的门口和自己说的那番话。
“我不求夫人能将我看成姐妹、亲人,可作为一个母亲,我只想把沈家的孩子好好的带大。因为我死后,见到老爷的时候,我要同老爷交差的,我……没有辜负他当年冒大不韪将我抬进门的期许。”
所以当一切浮华皆成云烟之后,其实留下的只有责任和生活。所谓爱和恨,早就随着那个入土为安的男人而消散殆尽了,所谓嫡出和庶出,其实在一族落没失权之后也没有什么区分的意义了。
只是她真的没有想到,最后让沈家走出低谷再次复势的,竟然是萧秀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