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娘子见她虽身形未变,可行动迟缓,且手还一直微微的拢着平坦的小腹,又想到方才在席间她胃口不佳,只吃了两口羹汤后便就再也没有进过食,末了还早早的退了席,不禁有些浮想,脱口就问道,“姨娘你……”
七姨娘闻言转了身,浅笑匀匀道,“也知瞒不过六姑奶奶,我肚子里已经两个多月了。”
六娘子轻轻的点了点头,便是跟着七姨娘入了她的小屋。
屋子里烧着火热的地龙,厚重的门帘隔开了屋外的寒冬,暖意袭来,六娘子下意识的打了个颤。七姨娘见状,连连吩咐丫鬟递茶递捂子的,忙了一阵儿,两人才对桌坐了下来。
“栩哥儿开了年就要启蒙了,还有七娘子的婚事也就在五月,夫人最近心情不错,左右又忙的不可开交的,老爷……就都歇在我这儿。”七姨娘开口,声如清泉滴石,灵动好听,婉转悦耳的仿佛一首古谣,言辞中的内容也丝毫不夹陌生之意,六娘子听了以后既不觉得见外又很舒服,当下就抬眼微微的笑了笑。
“姨娘这胎怀的正是时候。”六娘子顺了顺自己手腕上的两只浅色玉镯,然后端茶喝了一口道,“不论是弟弟还是妹妹,我觉得都好。”
七姨娘点点头道,“有了孩子就有个念想,往后的日子也就不孤单寂寞了,六姑奶奶是这个意思么?”
“七姨娘是聪明人,当时母亲这般强行的做派七姨娘都熬过来了,之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的。”六娘子眼中露出一丝欣赏。
在六娘子的心目中,“姨娘”这个产物她还是不能全身心的接受,尤其是她现在为人妻了以后,她更觉得即便她和沈聿白之间没有所谓的真爱存爱,可婚姻就是责任,而古代的姨娘……说白了就是名正言顺的小三罢了。
但是,以她渺小之力,根本不可能去和古代封建制度做抗衡,六娘子觉得她除了默默接受,似乎找不到第二条更可行的路了,所以六娘子只能用平常的心思来看待内宅里的这些姨娘们。
但不可否认,比起像梅姨娘那般不管不顾、横冲直撞到让人气到怒火都堆上来的性子,六娘子是更喜欢七姨娘这样的,因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远哥儿开了年也要和孙家的小姐互换庚帖了,老爷说,等远哥儿的事办好了以后,他要好好的给致哥儿选一选媳妇。”听了六娘子的浅赞,七姨娘却不为所动,出口的话仿佛有些自言自语,可说的却全是六娘子有兴趣知道的琐事儿。
“定了是孙家的庶女孙若雪么?”六娘子嘴角微微一扬,饶有兴趣的追问道。
七姨娘放在桌沿下的一双手紧张的捏成了拳,面儿上却依旧神情不变道,“是,六姑奶奶也知道,远哥儿学业不如致哥儿,老爷的意思是,若是远哥儿无心念书,不如早些出来打理铺子,以后也能帮着栩哥儿打个下手。”
“那青致哥哥就要走仕途了。”六娘子细细琢磨着。
“那也要看致哥儿自己的造化了。”
六娘子飞快的看了一眼七姨娘平坦的小腹道,“我是希望姨娘生个女儿的,可再好的女儿终归是要出嫁的,这样一想,还不如生个儿子,陆家子嗣到底单薄了些。”
“一切看天定,不过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终归是没有帮衬的本事了,若是这个孩子有七娘子一半的福气,那这辈子我也能知足了。”七姨娘微微的笑了笑。
六娘子随即落落站起了身,一边止了七姨娘想要相送的步子一边道,“姨娘的意思我明白了,姨娘没事儿就多差了银锁到侯府来找竹韵聊聊天,从前我还在浅草阁的时候,就记得银锁和竹韵是很聊得来了。”
七姨娘偏头看了一眼身旁一直低着头的贴身丫鬟,嘴角的笑意就显得更赏心悦目了些。
六娘子见状,深深的呼了一口气,然后道,“我瞧着天色不早了,一会儿麻烦姨娘同三姐姐说一声,我方才答应了七娘子过去的,这会儿就不等她了,让她和四姨娘聊完后直接去母亲那儿吧。”
“好。”七姨娘点点头,然后亲自将六娘子送出了绮翠园。
折回身的时候,一直陪在她身旁的银铃按耐不住心中满满的疑惑,便是小声的问道,“姨娘……六姑奶奶都是出嫁的人了,哪儿还能管得着你屋子里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