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之宅门嫡女_作者:白苏月(318)

  可……

  “可阿遥,你又怎么能肯定青致兄和邵家姑娘不会幸福美满,如我们这样呢?”还未等六娘子自己理清正反相驳的思绪,沈聿白就接下了她的话。

  六娘子怔怔的看着沈聿白,心中顿时涌入一股无法言喻的暖流,不由的就倾身靠在了他的胸膛道,“我只是……不愿听到你们为了前程仕途,就这么随意的决定旁人的命运。女子嫁人犹如重生,男子又何尝不是?俗话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所谓姻缘,本就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缘法,怎么到了侯爷和祁王这儿,仿佛就成了心血来潮的事儿,想点谁就点谁了。”

  “怎么就是心血来潮了。”沈聿白不禁哑然失笑道,“祁王琢磨这事儿都琢磨了两个多月了,从青致兄放榜开始他就动了心思,又私下透过旁人问了青致兄的为人品性,按着我说,这事儿祁王是上心,我还真有心帮他做一做这个保山呢。”

  六娘子闻言撇嘴笑了笑,随即道,“侯爷看事儿偏理,我看事儿重情,咱们俩本就说不到一块儿去,不过侯爷别以为我母亲就是个面慈心善好拿捏的准婆婆。”

  “哦……那他们的事儿要是真成了,婚后的小日子可不是我这个做保山的能管的咯。”沈聿白说着溺宠的刮了一下六娘子精致的鼻尖,然后无视六娘子的横眉冷对,大笑着转身进了净房。

  第二卷 喜烛盈盈,凤冠霞帔浅相识 第一百五十章 繁华绮•玉簪之聚(上)

  七月,正是玉簪齐开之际。为了办小宴,六娘子特意让花房的婆子搬了十来盆乍开的玉簪,用以装扮临波亭。而接连三日,忙前忙后帮着六娘子一并打理琐事的不是鱼安也不是竹韵,却是六娘子主动去流芳阁请来的钟霈晗。

  “你若是觉得不便就同我说,我不过是想找个帮衬的人来打个下手,顺便给我支支招。”六娘子请钟姨娘的时候并不带半丝命令之辞,反而是客气有礼,询问有度的。

  钟姨娘很惊讶,却终究还是聪明的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立刻点头道,“只要夫人不嫌我什么都不懂,我便也不怕在夫人面前闹笑话。”

  六娘子笑她太过自谦,结果两人便就一拍即合,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几乎日日都在暖香坞碰头,把玉簪宴的流程前后走了两遍。

  因大周国素有传统,中元之后不设宴,所以六娘子便把玉簪宴放在了七月十二,虽有些仓促,但却不违常理,也不浪费她的一番用心。

  而这前一天,钟姨娘自然在午睡后又独自去了暖香坞,准备最后再给六娘子帮帮忙,可当她由鱼安带着进了稍间时,却见六娘子正拿着几双崭新的鞋垫在那儿发呆。

  “夫人。”和六娘子单独长时间的相处了几天,钟姨娘知道六娘子私下比较随和不爱摆架子,说话做事也喜欢轻松自在的相处方式,便就不太拘谨于身份的大小了。

  “来了啊。”六娘子闻声抬起了头,扬了扬手中的鞋垫道,“你猜是谁送来的?”

  钟姨娘一愣,忽然眯着眼小心翼翼的道,“是韫欢妹妹吧。”

  六娘子抿了嘴道,“诶,我说姨娘是聪明人,埋汰在这深宅大院也怪可惜的。”

  “要是换成夫人,也是一样猜得到的。”钟姨娘顺着六娘子的手势落了座,然后拿起了六娘子放在炕桌上的鞋垫前后翻了翻道,“韫欢妹妹的针黹活儿做的还是这么的精细,按着大小看,这鞋垫是做给侯爷的吧?”

  六娘子点头道,“也算是心思细腻的,差了母亲屋里的丫鬟送来的。”

  “她也是聪明人,有些事儿即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她也能忍得住只做到点到为止。”钟姨娘的视线有些飘忽,落在了窗外。

  正值夏绿,满眼看去一片葱郁,暖香坞的南角种着几株紫薇,每日都有仆妇悉心照料着,到了花季,怒放迎风,从窗户里看去,正是一片姹紫嫣红,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

  六娘子见她走了神,便悄然的屏退了周遭伺候着的丫鬟,然后亲自给钟姨娘斟了热茶,似漫不经心的说道,“你若说她聪明,我却觉得她也没有你聪明。男女之事,不管是旁观者清还是身临其中,其实多少都能察觉出一些细微末节的情愫来。若侯爷真对她有意,不管有没有母亲的推波助澜,她肯定能进沈家的门,但侯爷若是对她无意,那她就是把手指给戳穿了做出千双万双的鞋垫来,也引不起侯爷的一眼正经注意。”